醍醐灌顶的寓言故事 醍醐灌顶典故

“醍醐灌顶”是佛教徒用修道比喻时的一种境界 。修道期间 , 当杨琪从身体下面冲向头顶的大脑时 , 阳极被遮蔽 , 头顶开始变凉 , 身心轻盈 , 甘露之水滴落 。这种境界被佛教徒称为“开悟” 。道教说“玉液还丹”;庄子称之为“混沌” 。
平日打坐的人都知道 , 安静片刻 , 嘴里就会有口水 。这口水虽然不是道教所谓的“太阴真水” , 也不是佛教所说的“甘露水” , 但却是假甘露水 。你也很神奇 , 因为你体会到了“宁静致远”的真谛 。
【醍醐灌顶的寓言故事 醍醐灌顶典故】修行出家 , 六根全闭 , 忘了自己 。就像一只老母鸡抱着一个鸡蛋 , 你如痴如醉 , 昏昏沉沉 , 没有思想 。你不能拿着一张纸 。当你极度安静的时候 , 静极移动 , 阴极上升 , 生命的功能开始启动 。这时阳气从下面上来冲上头顶 , 阳极变阴 , 就像热土上升遇到冷空气 , 冷热结合变成雨 。这个阴有境界 , 就是道家所谓的“太阴真水”下来的境界 , 也是“太阴真水生于正午”的道理 。事实上 , 当你修行修道 , 阳气到达头顶 , 人脑下的脑垂体莲花落下 , 你的口中就会有“金金玉液” , “醒酒”就会回到原来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