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王朝:上至宰相下至县令全竟然是太监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绝版的帝国,它的统治集团中除了皇帝,其他所有的管理者上至宰相,下至县令,全部是太监 。出现这种现象并非是皇帝极其宠信太监,而是因为这个国家有项基本国策:凡是考上进士的人就要先阉割,再委任官职 。
【南汉王朝:上至宰相下至县令全竟然是太监】网络配图
为了推行这项国策,当政者还给对专门阉人的技术员进行编制 。这个奇怪的帝国名字就式五代时十国之一的南汉 。
南汉最初称大越国,为唐朝末年的地方军阀刘隐、刘岩所建,都城在广州番禺(今广东广州),称兴王府 。南汉最强大的时候疆域有六十州,大概包括今天广东、广西两省及云南的一部分 。历经五代皇帝,前后共计六十七年 。刘隐原籍上蔡(今属河南),一云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迁居泉州 。
父刘谦,唐末为封州(今广西梧州东南)刺史,拥有上万人的军队和成百的战舰 。乾宁元年(894)刘谦卒,不久,刘隐继任封州刺史 。公元905年,唐任刘隐为清海军(岭南东道)节度使 。后梁开平元年(907)朱温封刘隐为大彭郡王;三年,改封南平王;四年,又进封南海王 。
唐朝末年,许多士人南下岭南,有的是为了避战乱,有的是被流放岭南的名臣后裔,还有因战乱阻隔不得北返的任满地方官 。刘隐收用这三类士人为辅佐 。
他遣其弟刘岩率兵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了岭南;西与楚争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 。乾化元年(911)刘隐病逝 。刘岩继立,先后改名为陟、龚、□ 。后梁贞明三年(917)刘岩称帝于番禺,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 。刘岩有乾亨、白龙、大有三个年号 。
建国初期,刘岩尚能兢兢业业治理国家 。就拿都城兴王府来说,基本是仿照唐代长安,但与长安又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商业区“市”和住宅区“坊”没有严格地分开,广州自此真正具备了都城特点,城市布局合理,区域分工非常明确,在广州城建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 。
网络配图
兴王府西部市区居民稠密,万商云集,宝货充盈,十分热闹 。这一带人工河交错,风景优美,富豪们修建了不少私家园林,刘氏也在此特辟宫苑,形成了园林化特色 。西部市区富人多,广州人把有钱人家的孩子称为“西关大少”、“西关小姐”便是自此开始 。
南汉在刘岩治理下日渐富强,王夫之的《宋论》称其“坐拥百粤,闭关自擅,而不毒民”,使国家出现“府库充实,政事清明,辑睦四邻,边烽无警”的大治景象,成为堪与吴国、前后蜀等比肩的南方强国 。
然而,刘岩犯了封建统治者的通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他晚年时自傲自满,不思进取,暴政渐兴,他甚至将毒刑杀人当做游戏取乐:或把人投入大汤锅,或把人放在烧红的铁床上烤炙,或把人开膛破肚屠割,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旧五代史》说:一方之民,若据炉火 。
其前后反差之大,令人瞠目 。史书记载,杀人的时候刘岩还一定要亲自前往观摩 。看见受刑人痛苦挣扎,他就嘴里叨叨咕咕,兴奋异常 。一边看,一边直流口水 。你说他是不是心理变态?当然,更奇怪的是他不知哪根筋出了问题,破天荒地地颁布了前面提到的那项法令:考中进士的人一律先阉掉 。此外,没考过进士,但被皇帝器重的官员,也都难逃一刀 。
网络配图
南汉一个小小的政权,居然养了两万多个太监,里面自然有不少饱学的纯儒 。南汉被灭的时候,光是被杀的阉割技术员就多达五百名 。
不过话说回来,皇帝变态,那些读书人应该明事理才对 。然而事实恰好相反,这些人天天读“明明德”,读“仁义礼智根於心”,可读到最后,明知要被阉,也忍不住不去作官 。古代读书人的官瘾,当真是入于骨髓,无药可救 。古代曾有一个笑话,说兄弟俩去参加科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