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和荀彧:到底谁是曹操帐下第一谋士?( 二 )


网络配图
其三,在官渡之战胜利之后,全军上下包括曹操自己都觉得曹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现在大胜,见好就收,想回军整顿 。可荀彧再一次提出与众不同的主张,建议穷追猛打,我军疲惫,袁绍更甚 。一旦让袁绍有时间重新整顿,曹军官渡之战优势将化为乌有 。曹操采纳,结果彻底消灭了袁绍势力 。当然,在曹操在平定豫州、徐州之时,在曹操东征西讨之时,荀彧同样做出了许多了不起的决策 。可以这样说,没有荀彧,就不可能有曹操的胜利 。
曹操在上表为荀彧请封的时候,曾经说道:“彧之二策,以亡为存,以祸致福,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 。是以先帝贵指纵之功,薄搏获之赏;古人尚帷幄之规,下攻拔之捷” 。在高祖刘邦封赏功臣之时,以萧何为第一,并且认为萧何张良等谋臣为功人,曹参樊哙等武将为功狗 。作为君主看重的是在军帐当中的决策,而次一等的才是攻城野战的功劳 。荀彧,无疑是曹魏政权的萧何,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 。
但郭嘉相比荀彧,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 。曹操多次表示,“每有大议,临敌制变 。臣策未决,嘉辄成之”,自己和郭嘉是知己,很多时候自己左右为难,难以决断的时候,郭嘉就会说出他的意见,让自己更加明白那一个决定才是最合适的 。也就是说郭嘉做出抉择的时候,是以曹操的利害作为准则,对曹操有利的就去做,有害的就不去做 。曹操写第二封信的时间,当在赤壁之战后 。信中提到了郭嘉曾经表示自己如果到了南方,一定不能活着回来 。郭嘉身体多病如此,但是在和曹操谈论国事的时候,总是说应该先平定荆州 。曹操强调,郭嘉出谋划策都是出于对自己的忠诚啊,为了曹操的大业,完全不顾及自己的性命,像这样的郭嘉,在病逝多年之后,曹操也不能忘怀啊 。
这些本来是一个臣子为君主效劳的很简单,很正常的原则,为什么曹操还要着重说出来,并告诉荀彧呢?因为荀彧在做决断的时候,并不是把曹操的利害作为准则,而是把是否有利于汉室,有利于献帝作为准则 。郭嘉是曹操的臣子,可荀彧虽然也为曹操工作,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汉王朝的臣子
当赤壁战败之后,曹操在战场上失利了,可是在政坛上却更上一层楼 。以董昭为首的大臣建议曹操称国公,应该具有九锡,来表彰曹操的特殊的功勋 。在荀彧等人辅佐曹操夺得中原霸主地位之后,曹操渐渐的由辅佐汉室的丞相,变成了自己独立王朝的君主,而称公,就是曹操搞独立的一个标志 。
荀彧是朝中仅次于曹操的重臣,德行威望无人可比,荀彧的支持,对于曹操成为魏公至关重要 。董昭特意写了一份信给荀彧,劝说荀彧别太耿 。董昭列举了周公旦,姜子牙辅佐周成王,田单夺回齐国领土迎回齐襄王的事迹,这三位功臣都能够列土封疆,然后说:“今曹公遭海内倾覆,宗庙焚灭,躬擐甲胄,周旋征伐,栉风沐雨,且三十年,芟夷群凶,为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刘氏奉祀 。方之曩者数公,若太山之与丘垤,岂同日而论乎?今徒与列将功臣,并侯一县,此岂天下所望哉!”董昭认为,曹操的功劳已经如此之大,就算是和前代的三位功臣相比,也如同泰山和土丘一样,如果还和其他的文臣武将一样只是封为侯,这定然不符合天下人的希望 。
网络配图
可是,荀彧却公开表示,曹操本来就是举义兵匡扶朝廷,心中有着对朝廷的忠贞,也能够守住谦虚退让的事实 。作为君子,应该用德行来关爱他人,董昭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应该这么做 。
精明的荀彧难道会不知道董昭的行动,是曹操授意?不可能 。但是荀彧依然选择了自己的立场 。当许都百官,大都选择了生存,选择了利益的时候,荀彧依然坚持自己大汉臣子的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