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朗是什么人?东汉末年名士、官员司马朗人物生平简介

司马氏是汉末河内世族 , 司马朗的祖父司马俊官至颍川太守 , 父司马防年轻时担任地方官员 , 历任洛阳令、京兆尹 , 年老之后转任为骑都尉 , 他对司马兄弟的管教相当严格 , “不命曰进不敢进 , 不命曰坐不敢坐 , 不指有所问不敢言” , 父子之间相处时态度很严肃 。司马朗九岁时 , 有客人直接称呼其父的字 , 司马朗便对那人说:“轻慢他人的亲长 , 就等于是不尊敬自己的亲长 。”那位客人因此而道歉 。
光和五年(182年) , 在司马朗十二岁时 , 便通过经学考试而成为童子郎 , 但是当时的监考官觉得司马朗身体高大强壮 , 怀疑他匿报年龄 , 便质问他 。司马朗回答说:“我的家族中人世代以来的身材一向都很高大 , 我虽然年轻幼弱 , 却没有急功近利向上层攀援的习气 , 从而谎报年龄以求得在仕途上早有成就 , 这不是我的人生立志要做的事情 。”监试官因此觉得司马朗品行才能果然异于常人 。
脱董返乡
初平元年(190年) , 董卓进入洛阳 , 关东各州郡军队起兵反董 。原冀州刺史李邵住在野王 , 为避战祸 , 想搬迁至温县 , 司马朗认为野王和温县其实唇亡齿寒 , 而且李邵背负郡国人民的期望却先行逃避 , 恐怕会造成沿山各县民心动摇及骚乱 。但是李邵不听其言 , 果然造生当地民乱 , 温县亦遭到劫掠 。
之后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 , 当时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 , 应该一起西迁 , 而司马防因战乱四起 , 因此要长子司马朗带着家人返回家乡温县 , 但是有人告发司马朗想要逃亡 , 军队便抓住他去见董卓 , 董卓对司马朗说:“你和我已去世的儿子同岁 , 为何要背叛!” , 司马朗回答说:“明公以高世之功德 , 在天下大乱中辅助天子 , 清除了宦官的秽乱 , 举荐了许多贤士 , 这的确是虚心深虑 , 即将成为复兴社稷的治世啊 。但是随着威德的隆重 , 功业的著大 , 而兵灾战乱却日渐严重 , 地方州郡有如大鼎煮沸一般 , 连京城的近郊 , 人民都不能安家乐业 , 因此要抛弃住家田产 , 四处流亡躲窜 。虽然已在四方关口设置禁令 , 以重刑加以杀戮处罚 , 也不能阻止逃亡的风潮 , 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想回故乡的原因 。希望明公仔有所借鉴 , 稍加反省深思 , 那么名声就可像日月一般的荣耀 , 伊尹和周公也不能相比了 。”董卓听完很满意 , 也说:“我也有这种感悟 , 你说的很有道理 。”
司马朗虽暂时以托词哄骗过董卓 , 但也知道董卓一定会败亡 , 唯恐自己会被留下 , 便贿赂董卓身边的办事官员 , 偷偷地回到家乡 。回到温县之后 , 司马朗又向乡中父老长辈们建议 , 河内郡与京城相邻 , 董卓与关东起兵群雄之间的战火一定会波及于此 , 这里将会成为乱世战乱频繁之地 。不如趁道路尚通之时 , 先到黎阳投靠统领兵马的乡里姻亲赵威孙 , 然后观察时势 。但是父老长辈们都恋旧 , 不愿意跟随司马朗离乡背井 , 只有赵咨带着家属和司马朗一起前往 。数月之后 , 关东诸州郡起兵数十万人 , 大军都聚集在荥阳及河内郡 , 群雄们因各怀鬼胎 , 所以难以统一行动 , 因此有些士兵便劫掠当地百姓 , 造成人民的死伤超过半数以上 。之后关东联军解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