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塔middo;米勒是谁?德国女作家赫塔middo;米勒生平简介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西部蒂米什县小镇尼特基多夫一个农民家庭,所在村庄以德语为通用语言 。
1973至1976年,米勒在蒂米什瓦拉大学研究德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 。这个大学大多数学生都是匈牙利族或日耳曼族等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在罗马尼亚经常受到排挤,所以对罗马尼亚族一直都有非常强烈的对抗情绪 。米勒在这一时期加入了“巴纳特行动组”(Aktionsgruppe Banat) 。这个组织成立于1972年,其成员是一群在罗马尼亚巴纳特施瓦本地区的德裔少数民族青年,宗旨是追求言论自由 。这一作家团体经常发表激烈的言论,反对当时的罗马尼亚集权政府,米勒也不例外 。
毕业以后,米勒在一家工厂当翻译,但由于她抱着坚定的不合作态度,拒绝成为秘密警察的线人,也拒绝告发工厂的同事,1979年被该厂解雇 。其后,米勒就受到了来自秘密警察的监视、跟踪、甚至是搜查和审问,她的正常生活遭到了严重的干扰 。在这高压的社会环境下,恐惧已经成为米勒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还曾经试图通过自杀的方式来获得这暗无天日生活的解脱 。当然,这种企图并没有成功,不过米勒找到了另一条开启自己心扉的途径:文学创作 。
【赫塔middo;米勒是谁?德国女作家赫塔middo;米勒生平简介】1982年,米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第一部文学作品——名为《低地》的短篇小说集,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的艰苦生活,在出版后不久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 。
1984年,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得以发行,受到德国读者的热烈追捧 。而后,米勒又以罗马尼亚语写作了《沉重的探戈》一书 。
由于多次在书中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并且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1987年,米勒借着当时德国的回归政策,米勒终于离开了那个让她身心俱疲的罗马尼亚,来到了德国柏林,从此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
1995年,她成为了德国语言和诗歌科学院成员 。米勒还到各个大学讲授,并分别在1998年和2005年被卡塞尔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
2009年出版《呼吸秋千》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who,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poetry and the frankness of prose, depicts the landscape of the dispossessed) 。
2013年10月,米勒因严重的胃肠穿孔被紧急送往德国西南部的一家医院入院治疗 。她所在出版公司的编辑克里斯汀娜·奈克特随后表示,米勒接受了良好的照料,身体正在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