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科特middo;帕森斯的思想来源是什么?有着怎样的社会观点

二战结束后,人们渴望建立没有战争、没有社会冲突的理想世界,这与帕森斯在其理论中试图得出的解释本世纪上半叶社会行动中的非理性,建立新的道德伦理的结果和愿望相吻合,但从50年代末期开始,这些美好愿望在人们心目中逐步消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方国家内部一度出现的社会稳定和进步局面已经过去,人们从主观理想中又回到现实中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削弱了在战争中所产生的那种鼓舞人心的各阶级阶层的暂时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心理因素,先前制度中不能克服的缺陷又开始暴露 。
其次,在政治和社会结构上,50年代,西方社会重新受到阶级冲突种族冲突的困扰 。如在美国,民权运动把西部各州搅得一团糟,人们对福利国家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富裕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上来 。第三世界的崛起曾给进步知识分子带来希望,但其自身痼疾及内部日益孳长的不稳定因素使他们对社会发展道路提出新的思考 。
再次,存在主义哲学思潮把年轻一代推向反对现存制度的种种运动,学潮工运此起彼伏,而战后社会强制一律的高度整合却对此不能容忍 。
所有这些思想、情感、政治、社会形势的变化在50年代末期促进了悲观主义、批判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对帕森斯美妙的设想产生怀疑,这些事实证明了其理论的外在效度不高,成为动摇其理论的直接证据 。
塔尔科特·帕森斯提出,社会变迁过程是从原始阶段经中间阶段过渡到现代阶段 。在社会阶段的转变过程中,文字的出现和一般法律体系的制定相继起了重大作用 。社会变迁有 4种主要的结构变迁过程:①分化 。社会原先的某一单元分化成一些在结构与功能上皆不相同的新单元 。②适应性提高 。社会诸单元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变宽,因而摆脱了原先较少演进的单元所施加的某些限制 。③容纳 。新出现的资源被整合入更大的结构 。④价值普遍化 。通过在比原先较少演进情形时更高的一般化水平上所建立的价值模式,使新出现的资源与结构合法化 。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从注重先赋性与特殊性转变为注重成就性和普遍性 。
塔尔科特·帕森斯还在许多论著中对经济组织、现代职业、社会分层、官僚制、民主过程与法律、宗教世俗化、科学、教育、家庭、儿童社会化、年龄—性别角色、越轨行为、病态角色与精神健康、种族问题以及反文化问题等方面作了广泛的探讨,其中包含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大量论点 。
【塔尔科特middo;帕森斯的思想来源是什么?有着怎样的社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