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无字墓碑之谜:解析背后暗藏的三个秘密

中国古代的每个帝王将相可能都有这样的愿望:活着的时候大富大贵,建功立业;死了以后有人能给自己树碑立传,流芳千古 。当然,遗臭万年的也有不少 。但是,唯独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没有希望能谁给她树碑立传 。
在陕西咸阳有个古代帝王的坟墓叫乾陵,里头埋葬着两个皇帝,一个是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另外一个就是大周皇帝武则天 。这两口子葬在一个坟墓里边 。唐高宗李治那边立着一个碑,叫述圣记碑,就是讲述圣人事迹的碑 。这个述圣记碑上面有五千多字,是武则天给她丈夫写的 。可是,在她自己那里,虽然也立了个碑,而且碑上的格都打出来了——有三千多个格,意思是三千多字——但那上面却一个字都没有 。所以,后世武则天这个碑叫作“无字碑”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份儿,没有任何一个帝王的碑文上是一个字都没有的 。
网络配图
有人说了,皇帝死后的碑一般都是下任皇帝立的,我们为什么会说是武则天自己给自己立的无字碑呢?这是因为这个石碑并不是后人立的,而是武则天活着的时候就建好的,也是她自己提出要求不在这个碑上面刻一个字的 。至于其中缘由为何,历史学家们经过多方考证也没有能够统一出一个标准答案 。
【武则天无字墓碑之谜:解析背后暗藏的三个秘密】第一种说法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功绩太多,用文字无法记述 。这种说法都没有史料记载,只是后人猜测 。那么,我们在这里可以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仔细说说,武则天是不是像民间传说的那样,认为自己功劳大得都没法用文字描述了,这才立了个无字碑 。
从政治上来讲,武则天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是一位胸襟非常开阔的执政者 。对这一点,她在用人上表现得最典型,不记前仇 。因为她是在半中间改朝换代,把李家天下终结了来当皇帝的,尤其是一个女人当皇帝,违背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因此有很多人都恨她 。但是,武则天对这些仇人却能够不计前嫌 。当初,讨伐武则天的人有一位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骆宾王起草了一个《讨武曌檄文》,在里头把武则天给一通糟蹋、臭骂 。但是,武则天不计前嫌,却道:“宰相安得失此人?”认为这么有才华的人却未受到重用,是宰相的失职啊!此外,大家都知道武则天身边有个女秘书,叫上官婉儿 。这个上官婉儿的父亲和爷爷都让武则天给杀了,可她还是敢重用上官婉儿为贴身女官 。就这两件事,就说明武则天的胸襟相对来说是非常开阔的 。
再一个,武则天用人是不拘一格的 。唐朝的时候,中国的门第观念非常强,一个人上辈是什么门第,到这辈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这就造成了贵族系统内部循环,近亲繁殖,要是一个人没能耐就全家完蛋 。这个时候,科举可以使平头百姓平步青云进入体制内 。武则天把这方面发扬光大了,不仅废除了官员举荐制度,还下令,“无论是何出身,有无门第,皆可奉诏应试,三试之后再将中榜进士给予我殿堂之上,朕将亲自面试之” 。由武则天开创的科举殿试,延续了将近四百年,这之后,北宋的皇帝将殿试的前三名命为“三元”,这就是中国科举中的状元称谓之始 。
不仅如此,武则天还在唐太宗的基础上有所创举 。大家记得周星驰演过一个电影,叫《武状元苏乞儿》吗?那么,武状元是什么时候有的?就是从武则天时候开始有的武状元,以前只有文状元 。而且,若是有哪个大臣的建议好,她会推翻自己原先的那些观点而采纳他人观点,这就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
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