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无字墓碑之谜:解析背后暗藏的三个秘密( 二 )


再说文化上,武则天是个有文化的人,而且也敬仰文化人 。武则天字写得非常好,叫飞白体 。特点是每个字都是连笔字,而且每个字都露白,疏密有致,很有美感 。武则天喜欢王羲之,一打听当朝官员中有一位是王羲之第十代孙子,就把他叫过来了,问这个人家中是否还有王羲之的真迹,让其拿来欣赏一番 。这位一听乐坏了,怎么的呢?皇上要找这玩意儿,那他就指日高升了 。二话没说,这个人就把家里头留的王羲之的,乃至他上九辈人的真迹都拿出来,献给武则天了 。没想到的是,武则天把这些东西拿去之后,找来书法高手照着字临摹了下来 。临完了以后,把原版的字画找一流的裱糊匠都给裱好了,然后让人给送回去了 。老王家人一看乐坏了,直说武则天既喜欢文化,又尊重文化 。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信佛,所以大力推广佛教 。众所周知,洛阳龙门石窟上面有个卢舍那佛,是佛祖的法身 。而这卢舍那佛是唐高宗李治下令,让人在龙门石窟山上雕的 。据说,这尊大佛就是照着武则天的模样雕的 。所以,大家要想知道武则天长什么模样,就到洛阳龙门石窟看卢舍那大佛去 。那像就是武则天的像,算得上宝相庄严,母仪天下 。
由于在政治、文化上立得住,在经济上也是把好手,所以武则天继位时期人口增长得比较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 。在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包括她60 多岁当皇帝之前管理朝政的那些年——从公元652年到公元705 年这五十多年间,唐朝人口从380 万户涨到615 万户,翻了将近一番 。这说明什么?说明不动刀兵,社会经济就能稳定发展,说明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 。
武则天积极鼓励农业 。比方说,按照她的规定,官员怎么升职呢?是任职地方的老百姓要家家有余粮,才说明这个地方官干得好,抓农业抓得好,才会让你升职 。如果官员任职的地方老百姓都逃荒去了,地主家也没余粮了,那就处罚当地的官员 。而且,武则天在发展经济上有一套很细腻的方式,在她执政期间也出了很多抓农业抓得比较好的官吏 。
而且,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延展看出来 。大家都知道,唐朝唐太宗时期叫“贞观之治”,这是武则天之前 。武则天之后,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叫“开元盛世” 。这两个重要的中兴节点是靠武则天来衔接的,如果没有武则天这时候的休养生息和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开元盛世” 。
所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来看,要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功劳大,尤其那个时期大臣和身边人还都捧着她,那她找不着北,认为自己功劳大得无法描述也很正常 。
还有第二种说法,说武则天很惭愧,认为自己没干什么好事,往上吹捧功德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就决定什么也别写了 。那么,武则天有什么事会让她觉得惭愧呢?必然是被人诟病的几件事 。
第一件事,武则天造了一件工具,叫大铜匦 。什么是大铜匦呢?就是用铜做的一个大箱子,四面分别是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一面有一个小口,作用跟现在的邮筒差不多,是往里面塞信的 。塞什么信呢?一面是求职信,一面是给朝廷的意见书,一面是喊冤上告的,还有一面是用来告密的 。当然,这四面里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告密的 。前面我们讲了,武则天上台这件事令李唐宗室非常不服,就有人琢磨要打倒武曌恢复正统 。武则天一看,得让心腹监视他们,于是才发布命令造了大铜匦 。
而且,造这大铜匦还是她的侄子武承嗣出的主意 。这件事开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罪恶的先河,等于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啊!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有人告密了,武则天就会派人去查,这事要是真的,那告密人就会受到重奖,连升三级 。但是,一查是诬告的话,也不处罚告密人 。大家想想,这事光有好事,没有坏事,没有成本在里头,很多小人都趁这机会告状 。再者,在这个利益诱惑下,告密引发了人最恶劣的本性 。两口子,因看一方不顺眼,于是就向领导告密,把一方弄死了 。比如,明明是兄弟两个,一个告发另一个,借此发财 。所以说,这其实是在助长败坏人伦的作风 。关于此事,我个人认为这是武则天一辈子中最大的过错,她开启了中国人亲人和亲人互相残害的潘多拉盒子 。这个事情是武则天历史上不可饶恕的一个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