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退时掠夺的故宫宝物究竟藏于何处?

一代闯王李自成战败兵退京城时,将故宫国库中的国宝掠夺一空,意图作为日后东山再起的财力支持,其部将用了九艘大船转移国宝,也因为被盗运,国宝数据已经成为一个迷,但从元明历代官窑生产数量来分析,被掠夺国宝几十万件是可预计的 。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追寻这批国宝,但是都空手而归 。这些财宝究竟被藏在哪里,成了难解之谜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观音山之说
湖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范围内有座观音山,在2001年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2001年6月25日,张家界汪家寨村支书李慈祥召开村支部会议,在会议上提出由村委会在村里组织一些经验丰富的青壮年,成立景区旅游资源考察小组 。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地站出来,表示愿意深入莽莽观音山进行探险,查找旅游资源 。
进山后,走着走着,张金长发现前面有一件锈迹斑斑的东西,叫住李慈祥,两人手挽着手,顺着结网的枯藤试探踩去 。李慈祥一手攀住一根树藤,一手拉着张金长,让张金长俯下身去捡起这件东西 。张金长拿起此物,原来是一把砍刀,因年代代久远,捡起时仅剩下一个铜柄了 。两人马上做出判断:这里有人来过 。随后通过有经验的队员分析,大家惊奇地发现了一个被封堵的暗洞 。考察小组组长李慈祥面对这一发现,决定亲自下去探个究竟 。他下去之后,见到眼前是一个朝天石洞,洞前有一小块可让人站脚的峭岩,但不知为什么会被人封堵,若不仔细查看,还真难与崖壁相辨 。古人为什么要封住这个洞,洞里到底有些什么呢?
李慈祥带队挖洞,可是用铁锄根本挖不进去,于是就用炸药放炮 。坚固的洞门仍然不动声色,队员们只好放一炮,爬一点土,坚持工作了3天,才挖出两三米深 。这时,洞旁露出一个耳洞,耳洞是空的,李慈祥划燃一根火柴,在耳洞的岩孔里发现有一根根像乱草根似的物体,他轻轻用手掏出,拍一拍便露出闪闪的金光 。洞里有金子!李慈祥先后取出搁在岩孔中的金钗、金簪、金箍等物品,共14件 。洞里有金子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永定区委,区委书记得知情况后,亲自驱车赶到汪家寨村,对村民挖掘观音山的封门洞一事进行具体布置:为了保护好这一重大古迹,使封门洞得到详细考察,决定让村民暂时停止行动,等探明原因后,由国家文物专家来进行挖掘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通过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批元明时期的宫廷饰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这十四件珠宝中,十七花金钗、鸟头金簪两件,属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叶花金钗、素金簪、凤头银钗、凤头银簪、莲花银簪等八件,属国家三级保护文物,其余为一般饰品 。此批文物的价值约7000万元左右 。仅耳洞的财宝就有如此高的价值,那么洞内的财富更不会少了,这些金子是哪里来的呢?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野拂宝藏?很有可能,封门洞虽年月已久,但里面的文物已鉴定出来是元明时期的宫廷饰物,可见建洞时间不会早于元明,而李自成藏宝天门山的传说与之不谋而合 。
二、莽山宝藏之说
湖南南部边陲莽山脚下的天塘村,是一个保持着两百年前历史风貌的古老村落,在这座神秘的村庄里,几百年来,一直口口相传着一句充满玄机的秘诀:“石岩冲,三座桥,慢行百步走,三窑金” 。据说,只要能破解这句秘诀当中所藏玄机,就能得到一笔巨额的财富 。而这笔财富,则正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兵败后,带到莽山的“九驴十八担”金银珠宝 。从古至今,这句神秘的口诀引诱着无数人前来寻宝 。70年代末期,正是莽山寻宝行动的最高峰,为了得到这笔诱人的宝藏,天塘村里的5个男丁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秘密结下了盟约,他们面对祖先灵位发下重誓,无论谁先发现了宝藏,都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他们将很多地方都挖过了,但没有什么发现 。没过多久,恐怖降临了,寻宝的村民居然一病不起,不久便有人离开了人世 。传言,他们是遭到了守护宝藏的亡灵的死亡诅咒 。村民死后,恐怖并没有因此而结束,有人在晚上看到了令人不寒而栗的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