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荣誉整个清朝就7人获得,李鸿章是其中唯一个汉人

康熙时期 ,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领兵成功收复了台湾 。为了奖励施琅 , 康熙帝诏封他为三等靖海侯 , 子孙世袭 。然而 , 施琅却上疏请求辞去三等靖海侯 , 恳请皇帝赐予花翎 。
在施琅眼里 , 赏赐花翎简直比封侯还要荣耀 。
花翎 , 是清朝官员的一种服饰 。这是一种孔雀翎冠饰 , 缀于冠后 。在清朝 , 花翎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 , 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 。因此 , 有着严格的佩戴规定 。一方面 , 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另一方面 , 又不能随意不戴 。违反佩戴规定者 , 一律予以严处 。
花翎分为三等 , 即一眼花翎、两眼花翎、三眼花翎 。一眼花翎最低 , 三眼花翎最高 。
那么 , 哪些人有资格佩戴花翎呢?
按照规定 , 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 , 有资格佩戴一眼花翎;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 , 有资格享戴两眼花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 , 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 。
值得指出的是 , 在康熙时期 , 外放官员没有被赏赐花翎的人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属于外放官员 , 照说也不应该赏赐花翎 。许多大臣因此指责施琅 , 说他“胆大妄为” 。
康熙帝经过考虑 , 称“施琅之功甚大” , 决定满足施琅的请求 , 赐予他戴花翎 。毫无疑问 , 这是是一种破例的特许 。所以 , 施琅感到特别高兴 。
到了乾隆时期 , 为了奖励和笼络文武大臣 , 乾隆帝扩大了花翎的赏赐范围 , 明确立下战功者可以获赐花翎 。这样一来 , 赏赐花翎者逐渐增多 。
然而 , 尽管如此 , 清廷对赏赐花翎依然十分慎重 。所以 , 有清近300年 , 佩戴花翎者寥寥可数 。据统计 , 佩戴双眼花翎者总共才20余人 , 而佩戴三眼花翎者则只有7人 。
佩戴三眼花翎的7人 , 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 。
大名鼎鼎的湘军主帅曾国藩 , 力挽狂澜剿灭了太平天国 , 仍然没有获得佩戴三眼花翎的资格 , 仅仅是赏戴双眼花翎 。
曾经成功收复了新疆百万领土的一代名臣左宗棠 , 也没有被赏赐三眼花翎 , 他跟曾国藩一样被赏戴双眼花翎 。
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 , 却因为在洋务运动中做出的贡献 , 在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之际 , 被朝廷下旨“殊恩特配” , 破格赐予三眼花翎 。李鸿章因此成为获得三眼花翎的唯一汉人 。
李鸿章付出了半生努力 , 得以走上人生巅峰 。
可是 , 李鸿章还来不及高兴 。1894年那场中日甲午战争 , 由于北洋水师惨败 , 李鸿章迅速跌入万丈深渊 。随后 , 李鸿章作为大清王朝的全权大使 , 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 割地赔款 。
消息传来 , 李鸿章顿时成为千夫所指 。全国各地要求惩办“国贼”李鸿章的奏折 , 像雪片一样的飞向光绪帝的案头 。1895年 , 京剧名角刘赶三在登台唱戏之时 , 借着剧情即兴表演 , 唱道:“拔去三眼花翎!”
一时获得满堂喝彩 。
【此荣誉整个清朝就7人获得,李鸿章是其中唯一个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