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博学多才,为何人们却认为是他将一个刚复兴王朝推向灭亡的?

他自幼就是出了名的神童,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博学多才,刚正不阿,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但是不幸的是最终他却成了大宋王朝的掘墓人,这既是他个人的性格悲剧,也是大宋王朝的悲剧 。他是谁呢?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司马光!大家肯定是在骂我胡说八道、信口开河,如此优秀的人物怎么会成为大宋王朝的掘墓人呢?大家且耐心听我说完再骂也不迟 。
一、司马光全面废除了王安石变法,使大宋王朝永远失去了变法以图国家富强的机会 。
众所周知大宋王朝在历史中是出了名的积贫积弱,宋神宗即位后宋朝年度财政亏空已达1750余万 。广大农民由于豪强兼并、高利贷盘剥和赋税徭役的加重,屡屡暴动反抗 。值此内外忧患、财政困乏之际,宋神宗对宋太祖、宋太宗皇帝所制定的“祖宗之法”产生了怀疑 。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
此时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大宋王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吗,如果此时不变法就将步入死胡同无药可救 。当时的皇帝宋神宗也非常清楚这种局面,所以大胆任用王安石开启了历史有名的王安石变法 。
当然我也承认王安石变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但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是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但是司马光坚决反对,他反对的借口大概是两个,一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二是:说王安石变法把本该属于百姓的财富强行掠夺到了国库,容易激起民变 。
所谓的祖宗之法是开国皇帝针对王朝建立时的情况制定的,时间久了社会环境早就变了,但是司马光不管这些,他们这些保守派就是要坚决执行,哪怕错了也不要紧 。对于掠夺百姓财富倒不如说是掠夺商人官宦人家的财富吧,其实这才是很多大臣反对的根本原因,顺便介绍一下,司马光出生在官宦家庭 。在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重新上台掌权,他立马废除了所有的王安石变法的所有内容,对,是所有!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
青苗法和免役法两个已经被百姓所认可,如此利国利民的好法也被废除,使得同属保守派同的尊重事实的官吏也坚决抵制,气得苏轼跺脚大骂:真是司马牛,司马牛 。宋神宗和王安石十几年的心血,一朝被全部废除!卧病在床的王安石听到此消息后经受不住打击,痛苦万分离世!
自司马光全部废除王安石变法后,大宋王朝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从此之后大宋王朝再也没有敢于变法的志士,也没有可以变法的环境 。
二、司马光开启了大宋王朝党争的潘多拉盒子 。
虽然在司马光之前大宋王朝大臣之间也存在派系斗争,但是毕竟规模小、斗争程度相对较低,并没有对大宋王朝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自从宋神宗死后司马光掌握朝政大权后,开展了针对当年改革派一系列的打击报复,甚至是同情改革派的中间人士也遭到了打击,如苏轼只是认为王安石变法有可取之处,就遭到了无情的打击 。司马光将改革派视之为敌寇,不管好人坏人,不管有功有过,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只要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全部受到了严酷的迫害 。
▲北宋版图
从此之后大宋的朝堂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是有保守派和改革派两大阵营 。自此大宋王朝朝堂之间斗争愈发激烈,大宋王朝的党争从此掀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的序幕!大宋王朝内部党争不断,再也没有精力解决国内矛盾,更没有国力应对辽、西夏等少数民族的威胁,灭亡已经是指日可待 。
三、司马光对内严酷的对待改革派 。
对外却是一味退让、不思进取只求苟安,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竟然把宋神宗和王安石时期夺取的西夏之地退还给了西夏!美其名是为了大宋长期的和平稳定!可怜众多将士用鲜血换来的土地就这样被出卖,大宋王朝一直没有产马的地方,好不容易夺取来的就这样被废弃!最重要的是北宋夺取的西夏土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可保整个西北的安全,而且给入侵大宋的辽军造成侧翼的威胁 。通过此次退还,也造成大宋王朝自此之后国策发生了巨大变法,再也开拓疆土的决心,只求自保只求苟且,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