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生平都经历了什么东汉时期名臣杨震简介

杨震(?—124年),字伯起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 。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 。
杨震少时师从太常桓郁,随其研习《欧阳尚书》 。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 。杨震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至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 。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元初四年(117年),入朝为太仆,迁太常 。永宁元年(120年),升为司徒 。延光二年(123年),代刘恺为太尉 。他为官正直,不屈权贵,又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因而为中常侍樊丰等所忌恨 。
延光三年(124年),被罢免 。又被遣返回乡,途中饮鸩而卒 。汉顺帝继位后,下诏为其平反 。
人物生平
隐居不仕
杨震的八世祖杨喜,汉高祖时因功封赤泉侯 。父亲杨宝,研习《欧阳尚书》 。

杨震生平都经历了什么东汉时期名臣杨震简介

文章插图
杨震少年时即好学,跟随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 。当时的儒生称赞他说:“关西孔子杨伯起 。”杨震居住湖城,几十年都不应州郡的礼聘 。很多人认为他年纪大了,应该出去做官了,杨震不仕的志概,更加坚决 。后来有冠雀衔了三条鳣鱼,飞栖在讲堂前面,主讲之人拿着鱼说:“蛇鳣,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 。三是表示三台的意思,先生从此要高升了 。”
暮夜却金
杨震直到五十岁时才在州郡任职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位贤人,于是举其为茂才,四次升迁后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
当他前往郡里路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县长,去看望杨震,晚上又送给杨震金十斤 。杨震说:“老朋友知道你,你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惭愧地离开 。
杨震生平都经历了什么东汉时期名臣杨震简介

文章插图
公正清廉
后来,杨震转任涿郡太守 。他在任内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 。他的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布置产业,杨震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
入朝任职
元初四年(117年),杨震受命入朝,担任太仆,又升任太常 。以前的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杨震推举通晓经术的名士陈留人杨伦等,传授学业,受到儒生们的称赞 。
屡陈时事
永宁元年(120年),杨震接替刘恺,升任司徒 。
永宁二年(121年),邓太后去世,安帝宠爱一些后妃开始骄横起来 。安帝的奶娘王圣,困为抚养安帝有功,依靠帝恩,无法无天 。他的女儿伯荣出入宫中,贪赃枉法 。
杨震上疏说:“臣听说,君主自古以来施政,主要是选用德才兼备的贤能人士治理国家,管理主要是惩治去除违法乱纪行为,所以唐尧虞舜时代,贤能有德的人,都在朝中为官,而恶人则被流放监禁,天下百姓都心悦诚服,国家一派兴旺发达的气象 。当今之世,古人推崇的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等九种道德,未能发扬光大,而按幸小人却充斥朝廷内外 。阿母王圣,出身卑微,因遭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奉养圣上 。虽然有推燥居湿抚养陛下的辛勤劳苦,但陛下对她前后所封赏的财富荣耀,已远远超过了她的功劳 。然而她贪得无厌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经常交际朝臣,接受贿赂、请托,扰乱夭下,使朝廷清正的名声受到损毁,如同日月蒙上灰尘一样 。《尚书》曾告诫说:母鸡啼鸣是不祥之兆;《诗经》也讽谕奸诈多谋的女子参政是丧国的根源 。过去郑庄公屈从母亲意愿,任由弟弟叔段骄横不法,结果,叔段准备谋反,郑庄公不得不用暴力手段将其弟诛杀 。《春秋》对此事持贬抑态度,认为郑庄公‘不教而诛’,是不道德的 。自古以来,奸诈的女子和小人都是很难相处的,亲近她们,她们就会嬉闹放纵;疏远她们,她们又会心怀怨恨 。《易经》上说:‘无所遂其心愿,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说的就是奸诈的妇人不能千予政事 。因此,应当迅速送阿母出宫,让她居住在外面,同时还要阻断她女儿同宫内的往来,这样就能使恩情和德行都继续保持下来,对陛下和阿母都是好事 。请陛下舍弃有碍大局的儿女私情,割除有害国家的仁爱优柔之心,把精力集中在日理万机的朝政上,谨慎使用封赏拜爵的权力,减少下面的贡奉,减少百姓的赋役征发,使天下德能兼备的‘鹤鸣之士’都群集在陛下周围,为朝廷出力;让正在朝廷做官的士大夫莫因朝政不清而懊悔出仕;对诸侯国不要横征暴敛,使他们心存不满;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抱怨朝廷 。要循着先朝英明皇帝的治国法则而行,与英明伟大的哲王比德,这岂不是很美好的事吗!”安帝将奏折给王圣等看,她们都因而怀恨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