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背后隐藏的历史背景,解析明朝对越自卫反击战

在电影《芳华》中有一个片段:主角刘峰护送弹药 , 遭遇埋伏 , 独守阵地 , 最终成为了战斗英雄 , 那个片段给观众带来了巨大震撼 。那场戏的背景战争并非虚构 , 而是真实发生于30多年前的一场局部战争 , 中国官方称为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
中越在1979-1989年的中越战争中 , 让双方更真实的认识了对方 , 用血流成河来描述这场边境战争决不夸张 , 越正规军付出4万多的伤亡 , 地方部队 , 民兵 , 游击队伤亡多少 , 还是未知之数 , 双方合计伤亡绝对在10万以上 , 从2月17日到3月5日 , 短短19天伤亡10万 , 日均5000人.
越南 , 中国南方的邻居 , 中越之间渊源极深 , 有一段千年恩怨 。
【《芳华》背后隐藏的历史背景,解析明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洪武初年 , 朱元璋将安南国列为“不征之国” 。十几年后 , 安南发生内乱 , 黎氏家族篡权夺位 , 改国号为大虞 。永乐二年 , 老挝使臣护送安南王子陈天平到北京 , 向大明申诉黎氏篡夺陈氏安南王一事 , 控诉黎氏欺骗大明 。朱棣派使者去安南询问 , 并让陈天平一同前往 , 刚走到边境 , 大明使者与陈天平一同被伪安南王黎季犛设伏杀死 。
朱棣正为了大明旁边的这些邻国“不听话” , 而下决心要杀鸡给猴看 , 正好胡氏父子自己找上门来了 。于同年七月 , 朱棣发布通告 , 朱能为征夷将军 , 沐晟和张辅为左右副将军 , 统帅三十万大军 , 从广西和云南兵分两路分头南下 。仿佛隆隆南下的钢铁战车 , 向安南进发 。
三个月不到 , 明军就攻至安南原北部地区 , 但主帅朱能因为积劳成疾 , 病故于军中 。消息一传 , 胡一元精神焕发 , 企图依托谅山地形 , 打击明军 。此时两路明军已顺利会师 。
之后 , 明军长驱直入 , 至翌年五月 , 明军在富良江会战中彻底歼灭胡氏父子的水师 , 斩首近四万人 , “溺死无算” 。胡氏父子败逃后被捕获 , 押送京城斩首 。至此 , 历时一年的平安南 , 就这样以大明的完胜载入史册 。
明军主力刚撤回国内 , 安南人就在陈氏家臣简氏鼓动下 , 再次造反 。黔国公沐冕领兵征伐没有平定动乱 。永乐七年 , 简氏得寸进尺 , 自封大越太上皇 。朱棣派张辅再次出征 , 统军二十万南下 。永乐八年 , 张辅大破叛军 , 消灭简氏 。
朱棣以为这次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问题 , 没想到按下葫芦浮起瓢 , 黎氏又死灰复燃 , 安南再乱 。平叛战争从永乐六年开始 , 一直打到永乐二十二年 , 始终无法完全消灭顽固的反叛分子 。
后来 , 明仁宗登基 , 仁宗朱高炽不想再打下去 , 他决定安南只要称臣就撤兵 , 但有不少大臣反对 , 他们不情愿多年的努力就此终结 。
不久 , 宣德帝朱瞻基登基 , 与此同时 , 熟读中原兵书的黎利成为安南统帅 , 他用以逸待劳的计策大败明军 。遭此大败 , 明朝不得不与安南和谈 , 黎利受封成为安南王 。明朝在朱棣将安南设置成中国郡县三十年后 , 无奈放弃了这块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