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六大段子手古人也可以这么幽默

幽默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技能 , 只不过在后天环境中 , 很多人身上的这一特点被慢慢隐藏 , 而对于历史记载者来说 , 历史是个很严肃的东西 , 所以我们很难看到官方记载的历史趣闻 。实际上 , 中国古代的人们还是非常有幽默细胞的 , 不信你来看 。
元末,嘉兴总管凌师德贪赃枉法,常被人讥讽,于是做对联自我安慰:竹本无心,外在自生枝节 。未等他说出下联,旁边有同僚马上接对曰:藕因有窍,中间抽出丝毫 。
网络配图
明朝初期,有一个贪赃枉法却又自我标榜清廉的县官,大年三十晚,在县衙门上贴了一副对子: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九居德范,十分廉明 。横批:福荫百姓 。谁知,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就在他的红对子上贴上了一副白对子 。白对联写道: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声,七品到手,六亲不认;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 。横批:苦煞万民 。贪官本想用民众所喜欢的对联粉饰自己,却被人用妙联反击、嘲弄 。
清朝乾隆年间,某知县上任伊始,就在县衙门前贴出一副对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三不要官,四不要名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过多久,人们就看清了这是一个贪贿无度、草菅人命的家伙 。于是有人在原联上加了几个字,变成了:一不要钱嫌少,二不要命赚老;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 。
网络配图
有一本《江湖奇侠传》的小说,其中有许多人物情节,却是真人真事,如曾国藩、左宗棠、郑敦谨等,以及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案,其中说到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有一州官,姓柳,因其贪婪残酷,滥用刑罚,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私下里都叫他“柳剥皮” 。此人心黑手辣,却起着一个很文雅的名字,叫柳儒卿 。有人就以他的名字做了一副对联,趁天黑贴到衙门大门上,上联是: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形,却少三分面目;下联是:惯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 。对联拆“儒卿”二字,把一个贪官形像刻画得入木三分(按古代官府办公,都从卯时开始,下联说“惯开私卯”,有假公济私,以公谋私之意) 。据说,这个柳儒卿看了对联后“几乎气死”
网络配图
从前 , 江南湖州有个县官叫叶初春 , 他为人刁奸 , 鱼肉百姓 , 无恶不作 。所以 , 当地老百姓对他恨之人骨 。有个穷书生看不过去 , 在一天夜里写了一副对联 , 贴在县衙的门上 。第二天一早 , 叶初春见到了这副对联 , 见上面这样写道:霜降寒风 , 天意终难留老叶;惊蛰暴雨 , 人心无不恨初春 。从表面上看 , 这是一副节气联;其实 , 书生借节气在痛骂叶初春的丑恶嘴脸 。因为联中巧妙地嵌人了叶初春的名字 , 着实把他痛骂了一顿 。怪不得叶初春看了对联 , 差点昏了过去 。
清朝末年 , 某县官做寿 , 强迫人们送礼 , 老百姓怨声载道 , 又无可奈何 , 有人作一对联发泄愤怒:大老爷做生 , 银也要 , 钱也要 , 票子也要 , 黑红一把抓 , 不分南北;小的们该死 , 麦未收 , 谷未收 , 豆儿未收 , 青黄两不接 , 送啥东西 。这是普通百姓的愤慨 , 虽然文采不多 , 但义正词严 , 一针见血 , 充满了辛辣的讽刺和幽默的嘲弄 。
【揭秘中国古代六大段子手古人也可以这么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