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牛驴友徐霞客全国旅行的经费怎么筹集的

徐霞客将自己的大半生花在了探险旅行上,《徐霞客游记》留给后世的不仅是中国地理地貌、风俗人情的多样,更是展示了徐霞客探险故事的精彩 。徐霞客,出生于1587年,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后世将其尊称为游圣 。徐霞客本名徐弘祖,江苏人,字振之,号霞客 。徐霞客出身于一个富庶之家,祖上可以说是书香门第 。徐霞客的祖上修有一座万卷楼来藏书,这给徐霞客博览群书创造了条件 。徐霞客对读书十分痴迷,从小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足迹踏遍中国16个省 。徐霞客的人生观大多是受其父母影响,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与权贵结交,喜爱到处观山赏水 。徐霞客受其父亲的影响,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 。十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 。他想出去看世界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但是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因母亲在世,所以压制了自己的念头 。徐霞客的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女人,她鼓励儿子: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 。
【古代最牛驴友徐霞客全国旅行的经费怎么筹集的】徐霞客祖上是江阴望族,他高曾祖还可称巨富,到他爷爷这辈家道已中落 。其父徐有勉戮力创业,徐家家业又有所恢复 。但这份家业是否多到可以让徐霞客从22岁开始出游到55岁,几十年旅行都不用考虑出行成本?笔者以为恐怕还到不了这个程度 。
徐霞客友人晚明名士钱谦益在《徐霞客传》中写到,霞客“力耕奉母” 。需要力耕的人,会有钱长期外出旅游吗?当然,钱谦益这“力耕”的说法可能有所夸张,但作为徐霞客的好友,也绝不可能毫无根据 。再假使徐霞客年轻时有徐有勉留下的家底,但他几十年基本不事生产,热衷旅游,到他晚年这份家业也用得差不多了 。当他用生命最后4年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壮游时,经济状况已经捉襟见肘 。让我们通过《徐霞客游记》的记载,看看他是怎么解决这次出游的旅费问题 。
图片来源于网络
51岁的徐霞客遇到了静闻和尚,和尚说他用舌血抄了一部《法华经》,要去云南鸡足山供奉,于是徐霞客便和他上路了 。崇祯九年九月十九离家,当月三十入杭州 。当日徐霞客记到:“是日复借湛融师银十两,以益游资 。”出门仅11天就开始借钱,可见他的旅费有多少 。但先不要感叹,让我们往后看,还有很多钱等着徐霞客去借 。
崇祯十年,徐霞客旅途中遇到了一次大挫折——湘江遇盗 。是年二月十一,徐霞客与静闻泛舟湘江,当晚盗寇来袭,徐霞客将行李抛入江中,赤身跳水逃走 。强盗走后,徐霞客除了別发的一枚银耳挖,已经一无所有,只有用银耳挖和邻船戴某换了一套衣服,暂解燃眉之急 。“邻州客戴姓者,甚怜余,从身分里衣、单裤各一以畀余 。余周身无一物,摸髻中犹存银耳挖一事,遂以酬之,匆匆问其姓名而别” 。只有衣服,旅行也没法继续 。怎么办?借 。
好在此处离衡阳城不远,那儿有徐的朋友金祥甫 。二月十三,弃舟登岸直奔金家 。徐霞客本想通过金借几十两银子度过难关,谁想金也没钱 。于是一直住在金家想办法,其间还不忘出去玩了几趟 。直到当月二十六,金某从互济会得银百余两,这才借给徐霞客二十两,代价是徐家20亩田的田租 。“是日忽阄一会 。得百余金,予在寓知之,金难再辞,许假二十金,予以田租二十亩立券付之 。”至于后来金祥甫有没有拿到田租,就不得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