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婆媳关系也不好相处吗:古代是不是更和谐

据德国进化心理学家尤勒的研究与美国普渡大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婆媳关系在母婿、翁婿(岳父和女婿)、公媳、婆媳四种关系中是最不和谐的 。婆媳关系紧张是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造成的吗?古代婆媳关系会不会更和谐些?
今天历史趣闻网小编带你去瞧瞧在古代媳妇如何与婆婆斗智斗勇 。
婆媳关系是一种类似于母女的伦常关系,却没有血缘,因此很容易出矛盾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在很早以前,媳妇跟婆婆是可以有血缘的 。那时我们并不将公婆称为公婆,也不将媳妇称为媳妇,我们有另外的叫法:“舅姑”和“新妇” 。
“舅”是母亲的兄弟,“姑”是父亲的姐妹,古人把“公婆”称作“舅姑”,说白了是两个家族世代通婚的结果,夫妻俩很可能是姑舅表兄弟姐妹,舅舅变成了公公,姑姑变成了婆婆,所谓亲上加亲 。
亲上加亲中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吕雉和张嫣 。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她显然看到了血缘的重要性,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娶了她那年仅12岁的外孙女张嫣 。这对婆媳关系,同时是外婆与外孙女的关系 。可算是史上最变态的婆媳关系!
同样,在古代,女子婚嫁之后才被称为“妇”,“妇”字用繁体的写法是“婦”,据《说文》解释,“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服顺的女人进行洒扫,自然是指媳妇 。
不能在婆婆面前挠痒痒
称谓不同,关系也有异,古代“舅姑”和“新妇”的相处方式也与今日不同 。
古时候,公婆拥有更大的家长权力,媳妇作为晚辈,只能扮演一个被驯服的角色,哪怕权力已经转接到媳妇手中,公婆还是可以随时压人 。公婆对媳妇的要求主要是两字:“顺从”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叫“顺从”?请看《礼记?内则》罗列的注意事项,以求穿越的时候能多活两集 。
若公公去世,婆婆吃饭时,长子在一旁伺候,婆婆吃剩下的东西,次子的媳妇要和次子一起把它们吃干净,不能剩余 。
公婆赐给你衣服,你觉得很丑很土,也要穿上,等公婆发话,准许你收起来,你才能脱下 。在公婆面前,媳妇感觉冷也不能加衣,感觉痒也不能去挠 。
做媳妇的不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即便是娘家馈赠,那也要献给公婆 。
【古代婆媳关系也不好相处吗:古代是不是更和谐】公婆交代你去办的事情,如果中途改叫别人去做,你即使不想让人插手,也要交给别人,等别人把事情办砸之后,你再心平气和地从头收拾 。
儿子喜欢的媳妇,公婆看不顺眼,那就要休掉 。儿子不喜欢的媳妇,公婆看得顺眼,那也要以礼相待 。公婆喜欢的那个媳妇,地位要高于儿子喜欢的那个媳妇 。
即使在古代,达不到这些标准的媳妇也不少,我们中学都学过《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就是一例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了,顺从也并非一味阿谀,婆婆实在有错,媳妇也是可以纠正的,但千万不能直接说婆婆的不是,而是要有技巧地劝诫 。比如下面这位媳妇:
有一次,别人的鸡跑到了乐羊子家的院子里,婆婆趁机把它抓来杀了吃 。乐羊子妻对着煮熟的鸡肉哭泣,却不下筷,婆婆奇怪地问她原因 。乐羊子妻说:“我恨我自己太穷,没钱供奉婆婆,使得婆婆居然要吃别人家的鸡 。”婆婆听完很惭愧,就把鸡肉扔了 。
我们中学都学过《乐羊子妻》,知道她的贤惠,同时,她也很聪明,不直接指责婆婆的不是,却通过指责自己来让婆婆悔悟,这并不违背“顺从”这一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