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北魏册立皇后要亲手铸造金人?她们所铸的金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二 )


说到“手铸金人”,必须提到一个人,即冉闵,冉魏政权的创建者 。据《晋书.慕容儁载记》记载,东晋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冉闵称帝时曾“铸金为己象,坏而不成”,前燕皇帝慕容儁则“欣于闵铸形之不成也,必欲审之”,得知冉闵不具备当皇帝的“天命”后,才信心满满地发兵灭掉冉魏 。从记载来看,鲜卑人慕容儁和汉人冉闵都对“手铸金人”非常重视,两国都有铸像占卜的习俗 。由此可知,在北魏(公元386—557年)建国前,中国北方已有“手铸金人”之事 。冉闵虽是汉族人,但他自小生活在羯族人圈子里,而羯族又属匈奴别部,曾为匈奴人效过力,与匈奴有一定渊源 。应该说,冉闵铸像占卜的习俗是从匈奴族、匈奴别部羯族那里学来的,源于匈奴人传统的“祭天金人” 。早在五胡乱华时,这个迷信习俗由匈奴人引入中国北方,并渐渐演变为一种通过铸造金人用以占卜的手段,是包括匈奴、羯、鲜卑等在内的北方许多少数民族普遍流行的一种风俗 。
北魏拓跋氏是鲜卑族的一支,其前身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没有多少科学文化知识,故对宗教、祭祀等迷信非常热衷,占据中原后,便效仿其他曾占据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遗留下来的以“手铸金人”占卜吉凶、窥探天意向背的方式,渐渐将“手铸金人”发扬光大,并广泛用于册立皇后事宜,清代史学家赵翼也认为“此又在元魏之前,则不始于魏矣 。盖本北俗故事,至拓跋而益尚之也”(见《廿二史札记》) 。从冉闵“铸金为己象”以及后来“(尔朱)荣遂铸金为己像”(见《北史》)的史料记载来看,北魏册立皇后时,也应当是让准皇后“铸金为己像”,即比着自己的样子铸造铜像,如果连自己的铜像都铸不好,就没资格当皇后 。
其实,正如冉闵“铸金为己象”,在北魏,“手铸金人”不单纯是册立皇后时才用这种方法,权臣觊觎王位者,也往往铸像以验天意,想当皇帝也要“手铸金人”,铸成了,就能得到认可,铸不成,则就此打消念头 。
北魏武泰元年(公元528年),大都督尔朱荣在发动“河阴事变”,溺死胡太后及幼主,并杀诸王、高官等两千余人后,掌握北魏大权,有问鼎皇位的念头,可惜“荣遂铸金为己像,数四不成”,让他万念俱灰,心情沮丧,以至于“精神恍惚,不自支持”,虽手握军权,但经“卜占,言今时人事未可”(见《北史》),故没敢当皇帝 。随后,尔朱荣立一个傀儡皇帝,并让几个候选人“以铜铸高祖及咸阳王禧等六王子孙像,成者当奉为主,惟庄帝独就”(《魏书?尔朱荣传》) 。高祖,即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咸阳王禧,即拓跋宏的弟弟元禧;庄帝,即魏孝庄帝元子攸 。这次“手铸金人”比赛,元子攸获胜,成为皇帝,后来设计将尔朱荣杀死 。
【为啥北魏册立皇后要亲手铸造金人?她们所铸的金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北魏之后,汉人政权也有“手铸金人”之事,如北齐 。高洋是个鲜卑化了的汉人,在继父兄执掌东魏实权后,想废掉皇帝自立,就是通过“手铸金人”占卜后才动手的,“齐高洋欲僭位,群臣皆意以为不可,铸像卜之,一写而成,遂决意僭号”(见《廿二史札记》) 。隋唐之后,新兴起的契丹族政权也有铸金人的例子,一云“及帝崩,所置人户、府库、钱粟,穹庐中置小毡殿,帝及后妃皆铸金像纳焉 。节辰、忌日、朔望皆致祭于穹庐之前”(见《辽史.礼志》);又云“覆玉人异 。铸金像全 。极丽而已 。俔妹之然 。义昭配地 。号峻齐天……”(见《全辽文.圣宗仁德皇后哀册》) 。与冉魏、北魏、北齐时期“手铸金人”相比,辽代铸造金像已不是用来占卜吉凶、窥探天意了,而是用于纪念和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