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是什么人?唐朝诗人杜荀鹤生平简介

杜荀鹤(约846—约906) , 字彦之 , 自号九华山人 。汉族 , 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 。他出身寒微 , 中年始中进士 , 仍未授官 , 乃返乡闲居 。曾以诗颂朱温 , 后朱温取唐建梁 , 任以翰林学士 , 知制诰 , 故入《梁书》 (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 。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 , 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 , 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 , 颇多反映 , 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 ,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 , 乱杀平民 , 甚至拆古寺 , 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 , 县民的含冤 , 都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诗也明白平易 , 且都是近体诗 , 但也失之浅率 , 不甚耐读 。他自称【苦吟】 , 从技巧上说 , 未必如此 。《沧浪诗话》将他列为一体 , 翁方纲不以为然 , 在《石洲诗话》中说:【咸通十哲 , 概乏风骨……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 , 亦殊浅易 。】《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 , 也谓鄙俚浅俗 , 惟宫词为唐第一 。
人物简介
杜荀鹤出身寒微 , 曾数次上长安应考 , 不第还山 。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 , 他又从长安回家 。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 , 过着“文章甘世薄 , 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 。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二年(891)第八名进士(《鉴诫录》) 。得第后次年 , 因政局动乱 , 复还旧山 , 田頵在宣州 , 很重视他 , 用为从事 。天复三年(903) , 田頵起兵叛杨行密 , 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 。田頵败死 , 朱温表荐他 , 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 , 遘重疾 , 旬日而卒 。《唐风集》通行有明汲古阁刊本 。近人刘世珩辑《贵池先哲遗书》本 , 有补遗一卷 。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即以刘刻本为底本 , 并据《全唐诗》加以补录、校勘 , 编成《杜荀鹤诗》 , 与《聂夷中诗》合刊印行 。又有清初席刻《唐诗百名家全集》本 , 题为《杜荀鹤文集》 ,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 三卷 。
生平介绍
朱温为他送名礼部 , 得中大顺二年(891年)第八名进士(《鉴诫录》) 。得第后次年 , 因政局动乱 , 复还旧山 , 田頵在宣州 , 很重视他 , 用为从事 。天复三年(903年) , 田頵起兵叛杨行密 , 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 。田頵败 死 , 朱温表荐他 , 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 , 患重疾 , 旬日而卒 。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 , 后人称“杜荀鹤体” 。部分作品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 当时较突出 , 宫词也很有名 。
杜荀鹤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 。南宋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就认为这是编造的故事 , 他先引用了《池阳集》中所说:“此事人罕知 。余过池州 , 尝有诗云:‘千古风流杜牧之 , 诗材犹及杜筠儿 。向来稍喜《唐风集》(杜荀鹤诗集) , 今悟樊川(杜牧之号)是父师 。’”接着周必大说了自己的态度:“是成何语 , 且必欲证实其事 , 是诚何心 , 污蔑樊川 , 已属不堪 , 于彦之尤不可忍 , 杨森嘉树曾引《太平杜氏宗谱》辨之 , 殊合鄙意 。”《池阳集》今已散佚不存 , 即便按照余嘉锡考证 , 有《池阳前记》为范致明所编 , 即便《池阳集》与《池阳前记》的作者是同一人 , 范致明也最起码是约二百年后、北宋末年的人物了 。而周必大还告诉我们 , 当时的《太平杜氏宗谱》也有较为可信的实录 , 证明杜牧出妾之说不可信 。至于所谓杜牧的《示阿宣》诗:“一子呶呶夸相门 , 宣乎须记若而人 。长林管领闲风月 , 曾有佳儿属杜筠 。”就更是明代《池州地志》才出现的无稽之谈 。出身寒微 。曾数次上长安应考 , 不第还山 。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 , 他又从长安回家 。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 , 过着“文章甘世薄 , 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