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的诗作书画有什么特色?主要诗词作品一览

清初诗界名家中,毛奇龄正是在诗歌创作中有所追求、有所创新的诸多大家之一 。著名词学专家、已故龙榆生教授在其编选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中评日:“奇龄小令学《花间》,兼有南朝乐府风味,在清初诸作者,又为生面独开也 。”晚清词人陈廷焯(字亦峰)对己作自视过高,爱以个人偏见讥评前辈词家的词没他写的好,说毛奇龄词“造境未深,运思多巧 。”现代作家、著名教授施蛰存不以为然,在他选定的《花间新集》中选人毛奇龄词12首,他说:“右毛检讨词十二阕,可与李波斯比美 。而取境之高,直是南朝清商曲辞 。陈亦峰乃讥其‘造境未深,运思多巧’,殆不知词之本源者 。”施老在集中的陈廷焯词后则评之日“白雨斋(按:廷焯之号)论词主沉郁,谓‘沉则不浮,郁则不薄’,论小令主唐五代,谓‘晏欧已落下乘’ 。持论甚高 。其自作词,亦刻意揣摩温、韦,用功于文字声色之间,但得貌似耳 。”的确,对毛奇龄词(特别是小令),采取武断否定,只能说明否定者本人“殆不知词之本源者”;对清初生面独开、自成一格的毛奇龄词,简单地斥之为“造境未深”,不仅不公允,而且不符事实 。总之,毛奇龄在诗文词曲方面的成就是客观的历史存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奇龄善诗歌乐府填词,所为大率托之美人香草,缠绵绮丽,按节而歌,使人凄怆,又能吹箫度曲 。”他的《西河词话》,对词曲的发展演变“缕陈始末,亦极赅悉”(《总目》卷一九九,《词话》条) 。决不能因为他没有“大江东去”式豪放词赋而对其妄加菲薄 。毛奇龄和清初的钱谦益、王士桢、吴伟业、朱彝尊、陈维崧等等大家一样,在诗文词曲上的成就是不容抹杀的 。
毛奇龄的诗作,体式多样,不乏佳作 。如五绝《览镜词》:“渐觉铅华尽,谁怜憔悴新 。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 。”寥寥20字,托出了咏叹年华易逝和自己早年坎坷中的落寞心情 。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评点此诗谓:“其实无一同心人也,然道来曲而有味 。”又如七绝《除夕作》:“旅馆椒花红欲燃,椒盘愁向客中传 。如何才听金鸡唱,便唤今宵是客年 。”沈又评述“人人能道者,却未有人道及,新故之感,凡事类然,不独除夕也 。”再如七绝《秦淮老人》:“秦淮高阁拟临春,中有仙翁鬓似银 。话到陪京行乐处,尚疑身是太平人 。”沈评述甚高:“明处离乱之后,偏云尚疑身际太平,词弥曲意弥悲矣!”的确,毛奇龄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擅长在寻常的景物情事上力创新境,别出新意 。如七律《少年》、《朔方》、《钱唐逢故人》、《送人之耒阳》等等,都无不“自我胸中出”,“妙语出平淡” 。毛奇龄有不少七言古诗,写得非常凝炼,栩栩如生,堪称清代叙事诗中的上乘之作 。像收录在《清诗别裁集》里的《杨将军美人试马请歌》、《钱编修所藏司马相如玉印歌》、《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诸篇,入神之笔屡见,其中尤以《打虎儿行》为最佳 。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卷十一》中选毛奇龄诗16首,高度评价毛之诗“学唐而自出新意”,并把此诗列在卷首,评之日:“正说小儿之忘身救父,易乎平直,得‘假虎隐幔恐小儿’一衬,则小儿之至性愈出,见此时小儿知有父不知有虎也 。”并说此诗是毛奇龄的“拔萃之作” 。在毛奇龄所作众多诗篇中,诗中点明有关吟咏故乡景物情事的不下20首,这些篇什,“情之所发,根于至性”,诗韵优雅,读之琅琅上口,其中五绝如《苎萝村(二首)》,五律如《山行过美施闸(二首)》,七绝如《湘湖采莼歌(二首)》,七律如《江令宅》、《重阳日同姚监郡张广文徐征君城山晚眺》等,不仅有相当的文学价值,而且有很高的地方文献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