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四川小城钓鱼城能阻挡蒙古铁骑36年之久?( 二 )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命诸将“议进取之计” 。大将术速忽里认为,屯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骚扰,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 。然而从未遭此挫折的蒙军不愿退兵,决意继续攻城 。
其实在蒙军南下前,谋士游显就进言蒙哥说:“巴蜀水则江流悍急,陆则陟降山巘,舟船皆不可施利,馈继甚艰,六军出此,恐非万全之策 。”游显跟蒙哥分析了巴蜀这个地方的地理特点,认为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不利于行走 。这对于军队保障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 。游显的分析,并不是没有道理 。蒙古骑兵能够多次远征成功,依靠的不仅仅是单兵作战的骁勇,更有一整套完整军队后勤组织的保障 。如果没有这一点,蒙古军队绝对是无法完成一次成功的远征 。
在钓鱼城前,蒙军的弊病完全暴露无遗 。
蜀道本就艰难难行,这一年又值大旱,半年无雨,王坚在蒙军攻击前早已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使蒙军陷入极大的补给困难 。
王坚深知蒙军困境,为了动摇蒙军攻城的决心,钓鱼城守将把三十多斤重的两尾鲜鱼加上面饼数百张,用投石机抛到蒙古军营中,并附信一封,让蒙哥把鱼煎了和面饼吃,称城里粮食和水都很充足,再守10年,蒙军也攻不下钓鱼城 。
此时已至炎夏,军中暑热又兼水土不服,疟疾霍乱流行,蒙军不得不退 。而蒙哥本人在军队撤退到金剑山温汤峡时就去世了 。
有关于这个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的死,历史上有多种说法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蒙哥中箭身亡;而据《元史》记载,蒙哥大汗身患疟疾不治而亡;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说蒙哥在架设望楼窥视钓鱼城时,遇到城内宋军的炮石轰击,伤重不治;另有说法称蒙哥多次被王坚挫败于钓鱼城下,“败辱之至,以致愤死军中” 。
无论哪种说法,此次蒙古攻宋因蒙哥之死而停止 。忽必烈为了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匆匆撤军北返,南宋王朝暂时摆脱危险了 。
1271年,夺得汗位的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再次发动对南宋的攻击 。但在山城一体的防御体系前,蒙军的攻击都无功而返 。
1276年,南宋国都临安被攻克,南宋王朝被迫悬浮南海 。1278年,重庆也被蒙军攻破,此时天下已经尽归元朝,钓鱼城孤城无援,据记载,“城中之民,惶愰汲汲,危如累卵釜鱼,知其祸在顷刻,然皆协力而无异谋 。”但是连续两年秋季的干旱让钓鱼城和周围的田地颗粒无收,加上常年战争,粮食耗尽,已经出现人相食的情况 。
在这种情况下,守城主将王立以开城投降换取忽必烈不屠城后,于1279年正月开城投降 。2个月后,陆秀夫在崖山背负宋朝最后一任皇帝跳海自尽,南宋王朝覆灭 。
【为什么四川小城钓鱼城能阻挡蒙古铁骑36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