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德国战俘的冯middo;布劳恩他是如何撑起美国航天的半边天的

1969年7月20日,无疑是人类航天史上最具划时代性的日子 。
美国“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阿姆斯特朗走下飞船,在月球上印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
月球上的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说: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
然而这一步,对于地球上的 冯·布劳恩 博士来说,也是自己向梦想进发的最大一步 。
冯·布劳恩
如果没有冯·布劳恩,人类不可能在上个世纪登月成功 。
而且在这之后,人类也未曾推行过如此大规模的宇宙探索活动 。
随着“阿波罗11号”的发射成功,冯·布劳恩也成为了美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
登上《TIME》封面的冯·布劳恩
然而,这位首次将人类送上月球的科学家,之前却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 。
除了 “火箭之父” 和 “现代航天之父” 的美誉外,他身上还带着一连串的骂名,如“ 希特勒的帮凶”、“德国纳粹战俘”、“投机分子” 等
穿着德国军服的冯·布劳恩
因为在二战时,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为纳粹军方开发武器 。
大名鼎鼎的 V-2导弹,也是 人类第一枚大型弹道导弹,就是冯·布劳恩发明的 。
在那个飞机还是停留在螺旋桨的时代,V-2导弹只用了6分钟,就从德国飞到英国伦敦,带走了无数鲜活的性命 。
1912年,沃纳·冯·布劳恩 出生于德国的一个贵族家庭 。
父亲有男爵爵位,是农业部部长 。
母亲则是一位天文学爱好者,受母亲的影响,冯·布劳恩也对宇宙产生了极大兴趣 。
布劳恩(中间)与兄弟
布劳恩从小就对各种飞行器充满好奇心,13岁时就在柏林大街上进行了 人生第一次 “火箭试飞” 。
他从商店买来 六支特大号的焰火,绑在自己的滑板车上作推动装置 。
一点燃引线,“火箭”就像“拖着彗星尾巴似的冲出去了” 。
所幸当时没人受伤,小布莱恩也被警察抓走,挨了一顿教育 。
年轻的布劳恩
每天沉迷于这种小发明,布劳恩根本无心学习,数学和物理当然不及格 。
然而在16岁时,他却读到了一本改变了他命运的书—— 赫尔曼·奥伯特的《通向空间旅行的道路》 。
奥伯特博士这本划时代的火箭研究书籍,使他对火箭产生了无限的憧憬 。
赫尔曼·奥伯特
书的前部分,布劳恩还看得津津有味 。
然而,看到后面五花八门的公式,本来数学和物理就不及格的布劳恩就彻底懵了 。
就是那一刻,布劳恩也下定了决心要看懂这些书,造出真的火箭,征服宇宙 。
从此,布劳恩便开始扎实地学习数学和物理,成绩也一直突飞猛进,最后竟成了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 。
在大学时,布劳恩不但认识了对他火箭启蒙的 奥伯特博士,还加入了业余火箭爱好者的空间飞行协会 。
那时候,火箭的研发需要非常惊人的费用 。
但布劳恩和俱乐部的成员却靠着街头表演来赚取经费,将火箭的研发进行得如火如荼 。
布劳恩与恩师奥伯特
然而在1932年,德军下令,禁止进行所有的火箭实验的相关研究——除非是军工项目 。
一下子,布劳恩的太空飞行协会就变成了非法组织 。
不过很快,这群业余火箭爱好者就被德军诏安了 。
布劳恩很清楚地知道,此前小组做的试验比起真正的液体推进剂火箭,都近乎游戏 。
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真正的火箭根本造不出来 。
在一群德国军官中的布劳恩(最右)
1933年3月23日,布劳恩就与德军签订了协议,为军方研发火箭 。
虽然这会使自身受到约束,但也是实现火箭梦想的唯一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