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苏秦,战国英豪中的两个极端( 二 )


但孟子仍然没有失去信心 。他见一些学生动摇了,便对学生说:“上天要把重大任务交付给某人,一定要先给他挫折,让他陷于痛苦,让他的筋骨受磨炼,忍受饥饿和穷困,从而磨炼他的意志,让他坚韧起来,能够坚持下去,最终完成大业!”
一转眼,十几年就过去了,孟子已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可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仁政理想 。这时候,他听到魏国招纳贤士的消息,便带领学生上路,来到了魏国 。
此时魏国接连遭受桂陵、马陵、河西之败,被齐国、秦国占去大片领土,甚至都放弃西部的都城,被迫迁都到了大梁 。可想而知,此时的魏惠王多么地想恢复爷爷魏文侯时的大国风光,所以一见到孟子,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先生大名早就耳闻,您今天不远千里来到魏国,一定会有利于我的国家吧?”
孟子说:“您为什么一开口就说利益呢?如果国君只知追逐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因此,您不要讲利,应该讲仁义 。”
魏惠王说:“治理国家让我费尽心血 。哪里有了灾荒,我就忙着派人去救灾 。像我这样的国君不多啊 。可我国的人口没有增加,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说:“大王善于征战,就用战争打个比方吧 。打仗时,胆小的士兵丢下盔甲往回逃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来 。跑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一百步的人胆小,魏王觉得如何?”
魏惠王说:“那当然可笑 。逃五十步也是逃跑,与逃一百步的没什么两样 。”
孟子说:“是呀!大王您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再指望您的百姓会增加 。”
孟子用这个比喻想告诉魏惠王,尽管他尽心治国,但只要不停止战争,使百姓安居乐业,就与那些不体恤百姓的国君没有什么两样 。可魏惠王不明白孟子的意思,疑惑地问道:“先生,您有什么办法教给我吗?”
孟子对魏惠王讲述了实行仁政的道理和方法,对他说:“只要您实行仁政,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归附您,您也不用担心国家人口太少了 。”
孟子讲得起劲,可是魏惠王哪里能够听得进去,因为他认为只有用武力征服天下,才能使魏国强大起来,所以对孟子谈的仁政不敢抱有希望 。就这样,和在齐国一样,孟子在魏国也受到魏惠王的厚待,可他的主张一直未被魏惠王接受 。
孟子的思想来自他的老师孔伋,他曾向老师请教治理百姓什么是当务之急 。孔伋说:“叫他们先得到利益 。”
孟子当时就反问道:“贤德的人教育百姓,只谈仁义就够了,何必要说利益?”
孔伋说:“仁义原本就是利益!上不仁,则下无法安分;上不义,则下也尔虞我诈,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 。所以《易经》中说:‘利,就是义的完美体现 。’又说:‘用利益安顿人民,以弘扬道德 。’这些是利益中最重要的 。”
司马光评说:孔伋、孟子的话,都是一个道理 。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不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 。所以孟子对魏惠王直接宣扬仁义,闭口不谈利,是因为谈话的对象不同的缘故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其子即位为魏襄王 。
做父亲的不听我的话,做儿子的怎样呢?葬礼完毕后,孟子就前去拜见刚接班的魏襄王,但结果更令他失望,离开后对别人说:“襄王的样子就不像一个君主,和他接触也无法产生敬畏之感 。他猛然问我:‘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能安定 。’他又问:‘谁能统一?’我回答说:‘不滥杀人的人能统一 。’‘谁愿意让他统一呢?’我回答说:‘天下的百姓都愿意 。大王您知道禾苗吧,七八月间遇上大旱,禾苗都干枯萎靡 。这时天上乌云密布,大雨滂沱,禾苗就生机勃勃,一片葱郁 。这样的势头,谁能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