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师的往事,情人为他堕胎自杀

【民国大师的往事,情人为他堕胎自杀】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和妻子孔德沚都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 。两家人还是世交,所以他们俩从小就被父辈定了“娃娃亲” 。
茅盾的爷爷年纪轻轻中秀才后,孔家人曾把自家女儿的庚帖送过来,欲与之结亲,沈家拿着孔家小姐的“八字”给人看了看,结果看八字的人说孔家小姐“克夫” 。这消息传到孔家小姐那里,她自觉嫁不出去了,就自杀了 。
此事虽然不是茅盾的爷爷的错,但他一直觉得愧对孔家人,因此,就给孙子定下来了这门亲事 。
茅盾的母亲起初还有点反对,后来听丈夫说可以要求孔家人不让孔德沚缠足、让她识字,这才放了心 。
话虽这么说,但孔家人根本没当回事 。他们依旧给孔德沚缠足,依旧不让她识字,甚至都没给她取个名字 。
后来,“孔德沚”这个名字,还是茅盾给她取的 。
茅盾之所以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很大程度要上归功于他的母亲 。茅盾的外公是乌镇上有名的老中医,把茅盾母亲视为“掌上明珠”,所以茅盾母亲有机会好好读了几年书,明事理、有才干 。
茅盾的父亲死得早,才34岁就去世了 。茅盾的父亲死前,已卧病多年,他交代茅盾去拿一把钢刀,说想削手指甲,结果等茅盾拿了钢刀来,他却想用钢刀来自杀 。茅盾的父亲自杀未遂,但不久之后,他还是死去了 。
之后,茅盾的母亲一手拉扯着孩子们长大,让他们识字上学 。
1916年,茅盾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后来迫于生存压力而不得不先就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同年,他和孔德沚完婚 。
茅盾结婚前,他的母亲对他说:
“从前我预料你出了学校后,不过当个小学教员至多中学教员,一个不识字的老婆也还相配;现在你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不过半年,就受重视,今后大概一帆风顺,还要做许多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就不相称了 。所以要问你,你如果一定不要,我只好托媒人去退亲,不过对方未必允许,说不定要打官司,那我就为难了 。”
茅盾当时觉得若是退亲,会给孔德沚带来比较大的舆论压力,而且已经去世的父亲也希望他娶了孔德沚,就没有再提异议 。
茅盾结婚那一年,才20岁 。
茅盾结婚后,先是独居在上海,住在职工宿舍里,孔德沚则在家里跟着婆婆学习识字,后又在婆婆的支持下去到一所女塾读书(真是“中国好婆婆”),渐渐的也有了些文化基础 。
茅盾在上海“发展”了四年,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可以在外租住一套房子了,就把母亲和妻子接到上海去居住,茅盾还把孔德沚送去上海爱国女校读文科 。
1927年,茅盾病倒了,茅盾的好友陈望道来访,看他病恹恹的,就建议他去日本散散心 。随后,茅盾就在好友的帮助下办妥了一切赴日手续,并与陈望道的一个叫秦德君的女学生同行 。
这一“同行”,就惹出“事故”来了 。
两人到了异地他乡后,同病相怜,走动得频繁了起来 。没过多久,两人就同居了 。
消息传到了上海,孔德沚一开始根本不愿意相信,后经证实后,痛哭不已 。婆婆站出来劝她:“他会回心转意的 。”
茅盾的“回心转意”之路,走得比较曲折 。
秦德君长相、学识都在孔德沚之上,算是那个时代的新女性 。早些年,她因提倡女子剪发与男女平等,被学校开除,后来组织过学生运动、从事过秘密工作 。
在日本同居期间,茅盾亲切地称秦德君是挽救他的“北欧命运女神” 。他甚至跟她说,自己不爱妻子,要与妻子离婚,和她“永远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