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花了十年完成《广舆图》,中国最早的分省地图集

状元郎官场失意,回归乡间地头,花十年修成中国最早的分省地图集 。
大明嘉靖年间,江南草长莺飞,柳丝正长,桃花正妍 。通往江西的官道上,一名青衫束袍的青年男子斜背一卷地图,无心欣赏美景,勉强掩住眉宇间的喜悦,形色匆匆地赶路 。
背上这卷长约七尺的地图,正是前朝道士地理学家朱思本精心绘制的《舆地图》 。青年找了三年,终于在回乡省亲途中从某书商处求得 。那种兴奋劲,超过当年金銮殿上被皇上钦点为新科状元的感觉 。
对大多数人而言,金榜题名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但对青年而言,这喜事比不上残存的朱氏《舆地图》 。
青年名叫罗洪先,时年26岁 。
世家公子 醉心舆地
罗洪先生于江西吉水县,祖上世代为官,父亲罗循官至兵部武选郎中 。他自幼受好良好教育,加之刻苦好学,博闻强识,青少年时对天文、地舆、典章、算术、阴阳等都有深入研究,闻名四方 。
1528年,24岁的罗洪先奉父命上京赶考 。路上,他遇见了大儒王阳明的两位弟子黄洛村与何善山 。一番交流下来,罗洪先对王阳明崇拜得五体投地,功名利禄之心骤减 。
可是,当他写信给老家的父亲,表达想要拜王阳明为师的想法后,罗循连回两封信,要儿子用心考科举,其它事放一边,否则不要回家门!
罗洪先像(网络图)
罗洪先带着父亲的心愿参加会试 。金銮殿上,他发挥出色,深受明世宗嘉靖帝喜欢,被钦点为当科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编写史书 。罗洪先初入官场,自然全心扑在修史上 。不想这一修居然引出中国地图史的一段佳话 。
原来,在“考图观史”的过程中,罗洪先发现先朝的许多地图(当时称“舆图”)或自说自言,或以讹传讹,让人莫衷一是 。“如此舆图,如何能作军事参考,如何能流传后世?”想到这里,他决定收集比较准确的作品,重新编纂全国性的舆图 。
当时的舆图资料大都散落民间,要找到合适的,真心不易 。好在功夫不付有心人,在回乡途中偶得朱氏《舆地图》 。
仔细研究,罗洪先发现与其它舆图相比,朱氏《舆地图》有两个明显优点:一是它坚持用“计里画方”的制图法,精确度很高;二是系统使用了图例符号,更直观更形象 。同时,他也发现了此图有两个明显缺点:一是它“长之广尺,不便卷舒”,很难印刷,流传不广;二是图中州县部分比较粗疏,不便于地方上使用 。
传统绘图所用的计里画方法 。(网络图)
“我何不以朱氏《舆地图》为蓝本,沿用计里画方的形式,制成书本式的分幅图册,印刷后大量发行呢?”罗洪先这样想 。他眼前仿佛出现一部厚厚的舆图册,封面写着“《舆地图》修订本,罗洪先修撰”字样……
想到这里,他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
被贬返乡 用心绘图
【罗洪先花了十年完成《广舆图》,中国最早的分省地图集】想法虽美好,实现却不易 。身在官场,身不由己 。即位十多年的嘉靖帝对朝政渐生厌烦,常常以生病为由不上早朝,并时不时让朝臣们去后宫奏事,瞎折腾 。如此环境,罗洪先想安心研究舆图不大可能,外出调研也不尽如人意 。
转眼到了1538年,罗洪先升为春坊左赞善(相当于谏官) 。在其位谋其政,次年冬他和同僚唐顺之、赵时春联名上疏,言皇上多病,请太子元旦节上殿接受朝贺 。嘉靖帝以为罗洪先三人阴结太子,有不臣之心,遂将他们革职除名,遣回乡里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无官一身轻的罗洪先坦然回到家中,隐居石莲洞,一边寻求王阳明的学问,一边研究舆图资料,稍有空闲就外出考察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勘测祖国的山山水水,遍访海内名胜,每闻人谈名胜,辄生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