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小石潭记注释( 四 )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 。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色,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心情 。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小石潭记》鉴赏(范培松)《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则 。这篇散文写的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小石潭 。这个小石潭称不上是美景,更不是什么胜景,只是一个无名小丘边的小水潭 。作者写这小石潭的本身,就最好地证明了他没有沾染上展览美景的唯美主义的恶习 。从这一选材的价值来看,对于我们当今游记写作也颇有借鉴意义 。小石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见到它还是费了一点小周折:先见竹丛,耳闻水声,却不见小石潭的身影 。小石潭的显现,虽称不上千呼万唤,也可称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妙 。待到“伐竹取道”,才见到小石潭 。真乃是曲径通幽确实景象不凡 。这“不凡”是以“怪”的面目出现的,怪就怪在潭是“全石以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再加上古树翠蔓的覆盖,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静感,仿佛不是人间的一个小天地,而是传说的佛国中的一块净土 。接着,笔锋随转,由静写动,写潭中小鱼 。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 。这潭中鱼也极为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怡然不动” 。这是继续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 。由此转为写动 。其实在写静时已作伏笔,水中之鱼不能不动 。鱼之静止,正像电影中的定格只是某个刹那的显示 。这个定格过后,便见潭中之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鱼,多么富有人情味,这倒触动了作者情怀 。在此,这一“乐”字值得注意 。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重,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 。为何能“乐”?乃是因为离开了纷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争斗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 。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 。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 。现实是严峻的 。在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环境中,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乐毕竟是暂时的,而凄怆是永恒的 。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 。这一滑坡的表现也是立竿见影,觉得此地不可久居而赶快离开,倍感凄寒逼人,毛骨悚然 。这篇散文历来被人们誉为精品 。它所以能成为精品,归纳起来有这样两条:一是作者敢于选择乱石堆中的无名小石潭作为游记的表现对象,可见作者有过人的艺术胆量;二是作者在写小石潭的景物时能驾驭自如地融进自己的感情,景随情迁,自然地形成一种凄情的艺术境界,这是作者高超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技能的表现 。诚然,归根结底还是一条,作者这样一个人,巧遇这么一块净土,一拍即合,融为一体,真是天助之也,景助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