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氏姐妹(越:Tr?ng Sisters , ?-43年5月) , 是指在越南北部地区武装反抗中国东汉政权的两个姐妹 , 征侧(越:Zheng ph?)和征贰(越:Zheng II) 。
根据越南河西省山西市一带的传说 , 征氏姐妹出生在交址郡麊泠县(今越南河内市麋泠县)的一个雒越族军人家庭 , 是古代雄王的外曾孙女谩善(Man Thi?n)的女儿 。征侧的丈夫诗索(Thi Sách)则是朱鸢县(今越南河西省、河南省地区)雒将的儿子 。当时东汉所派遣的交址太守苏定是一个"张眼视钱"的财迷 。征氏姐妹从小耳濡目染军事技能和汉朝官吏的横征暴敛 。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 , 雒将诗索被苏定处死后 , 征氏姐妹在喝门举兵 , 攻取交趾 , 九真、日南、合浦等地蛮夷纷纷响应 , 汉朝太守苏定逃往南海郡 。征氏姐妹总共夺取了65座城池 , 许多骆越军人顺从她 , 征侧被推举为"征王" 。交址刺史和各个太守只能自守 。史称征朝 , 活动范围南达今越南中部 , 北到今广西钦州、北海、防城等地 。
得知征氏姊妹之事后 , 汉光武帝下诏令长沙、合浦、交址郡制造车船 , 修筑道路、桥梁 , 储备军粮 。建武十八年(42年) , 派伏波将军马援、伏乐侯刘隆和楼船将军段志率汉兵八千和交址兵万余共两万军队和两千艘车船 , 水陆并进 , 南征交址 。征王和诸将发兵到浪泊(今越南仙山)与马援军激战 , 因力单势薄 , 败退锦溪(今越南永福省安乐县) 。次年(43年)五月 , 马援击败二征 , 二征战败而死 。继而在九真消灭二征余部都羊 。三百余名反抗军首领被俘 , 流放至零陵 , 交州诸郡平定 。马援在当地兴修水利 , 安抚民心 。建武二十年(44年) , 马援回军 , 功封新息侯 。
中越观点
越南民间存在着大量关于征氏姐妹的传说 。越南的史书《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 , 以及中国的《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等史料中都有对此事的记载 。然而其中有些地方有较大的出入 。其主要不同处有:
越南民间传说称征侧的丈夫雒将诗索因反对汉朝官吏对当地人民的汉化和欺压而被处死;越南史料中强调征氏姐妹是因中国官吏压榨而起义;中国史料中说她们是因为诗索犯罪被处死为泄私愤而反叛 。
【反抗古代中国东汉政权的两个姐妹:征氏姐妹的生平事迹简介】越南民间传说称二征在喝门投江自杀而死 , 部下在战败后也相继跟着自杀;但中国的《后汉书》和越南的《越史略》说是马援的军队杀死她们的;《大越史记全书》与《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则称二征的死因为战死 。
中国的《后汉书》称马援在交址兴修水利 , 简化律法 , 赢得当地民心;但在越南史书《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和《钦定越史通鉴纲目》中皆不见记载 。
越南的《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称马援平定征氏姐妹起义后曾竖立铜柱为汉界;但此事在《后汉书》中不见此记载 , 直到唐朝李延寿撰写《南史》时 , 才提到"马援所植二铜柱 , 表汉家界处也 。"《新唐书》则称是五铜柱 。
《大越史记全书》成书于此事一千多年之后 , 加入不少虚构的成分;而中国的史书则是胜利者的一面之词 。
中国过去通常把二征作为叛逆描述 。但近代官方的说法承认征氏姐妹是越南的民族英雄 。1964年7月 , 中国总理周恩来在河内为二征陵墓献了花圈 。文革期间毛泽东也曾称赞征侧 , 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归国驻外使节时的讲话中 , 称赞征侧是位了不起的女英雄 。他还说 , 马援虽然脱离不开其阶级局限性 , 但他确是一位名将 , 有政治头脑 。
- 中国封爵制度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每个朝代都有什么特点
- 中国清朝著名科学家明安图生平简介
- 古代女子最早用什么画眉?是用核桃枝还是柳枝
- 古代的太监都是阉割过得男子为何还有需求
- 古代这种女人的地位比妾还低父子可以共用
- 古代如何辨别女子是否贞洁守宫砂压根没用
- 古代太监退休后为何拼了老本也要买回这玩意
- 发达国家破产了会怎么样?还算是发达国家吗
- 中国高校十大图书馆,北京大学上榜,第一林语堂曾在此任职
- 公务员涨薪:揭古代公务员薪水最高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