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者在殖民地上的统治方式是怎么样的?有着怎样的影响

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方式与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德意志帝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殖民国家不同 。法、西、葡、荷、德等国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 , 尽力将殖民地在政治和经济上与宗主国结为一体 , 大力灌输宗主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 以便同化尽可能多的非洲人 , 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紧密产生密切的认同感 。当地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几乎得不到保存 , 当地语言在教育系统中很少应用 。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国家的受教育阶层(通常是当地的上等富有阶层)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宗主国休戚相关 , 并摈弃土著生活方式 。这种做法导致殖民地人民出现分化 , 独立后往往不能保持政治上的稳定 。
英国在北美独立之后的殖民政策则与之相反 , 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 , 设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与经济上达到自立 。在非洲和印度 , 英国仍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土邦国(如印度的海得拉巴国、克什米尔国 , 非洲的布干达王国、巴苏陀兰王国、桑给巴尔苏丹国 , 中东及东南亚的一些酋长国和苏丹国) 。在被划为英皇直辖殖民地的地区 , 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乡村等行政机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 , 英国征服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之后 , 保留了两国原来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 , 以作为对两国原来的布尔人统治集团的让步) , 并任用当地人为次级地方官员 。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传授 。有观点认为 , 与法葡等国的统治方式相比 , 英国的统治方法无疑更加有利于长久保持对殖民地的控制 , 并使其在独立之后仍愿意与英国保持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 。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从未实现的殖民地体系——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与纳粹德国的殖民地管理方式 。两者有别于传统的殖民地统治方式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理论中 , 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将日本、华北与伪满州国作为“凝结不散的核心” , 以东京为其中心 , 在其四周围绕着一群卫星国家、附属国、保护国和殖民地 , 会有一些属国被日本用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协定束缚手足 , 其安全受日本的“保护” , 其外交政策受日本的指挥 , 如泰国和越南 。日本这种体系为现代殖民地制度与古代封建关系的混合物:日本成为各附庸国的主人 , 各属国将贡献物品与服务 , 而日本以其陆海军“保护”它们 。这个“大东亚”当然不仅是一个政治的联合帝国 , 并且是一个“共荣圈” , 即一个经济配成整体的区域 , 其物源的开发与使用受日本人的支配 , 并为日本人谋利益 。纳粹的殖民地问题专家则宣称 , 在纳粹德国殖民地制度下 , 德国统治者只是当地各部族与各组织所构成的等级体系中的最高一层 , 德国总督只是各酋长与小酋长的行政金字塔体系之顶端而已 。纳粹德国将来决不强迫土著人民信仰基督教 , 也绝不向其宣讲非洲人与欧洲人是平等的 。德国将不许非洲人在任何理由下离开殖民地而到欧洲去 。土著不得成为德国公民 。德国的种族法律将施行于各殖民地 。土著学校不得讲授任何“欧洲事件” , 否则当地人会“视欧洲为文化发展的最高峰 , 而丧失他们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信心” 。土著不得入高级学校与大学受教育 , 德国将专为土著设立特种剧院 , 电影场 , 及其他游戏与娱乐场所 。显然这两种统治方式仍不过是传统的殖民地统治方式的变种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