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建立南朝宋国:自曹丕代汉后都是禅让更替( 二 )


419年,傅亮从长安回到建康,正是夏历4月,在朝廷坐镇的尚书左仆射刘穆之病故,晋恭帝遂征召刘裕入京辅弼 。刘裕怕政权旁落他人之手,便留次子刘义真(12岁)镇长安,王修、王镇恶等辅佐,自己仓猝带兵返回南方 。长安留守军发生内讧,胡夏国主赫连勃勃乘机夺取关中 。导致关中之地得而复失,刘义真被迫撤出长安 。从此之后,南朝再无攻入长安之举 。
网络配图
420年6月11日,傅亮按预先和宋王商量好的办法,劝恭帝禅位,并草拟好了诏书,请恭帝再手抄一遍 。恭帝一边抄,一边对左右侍从说:“桓玄作乱的时候,晋室就已失掉天下,后赖刘公讨伐桓玄,才又使晋朝延续了20年 。今日禅位给他,是我心甘情愿的 。”
恭帝司马德文让位,又重新回到琅琊王府第,后又被封为零陵王 。14日,刘裕即帝位 。至此,晋室灭亡 。刘裕改国号为“宋”,定都建康(江苏南京) 。刘裕就是宋武帝 。为区别于后世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史学家称之为“刘宋” 。
刘宋开国,标志着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对峙时期 。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没落贫民,刘裕一直是靠实打硬拼的勇猛血战博取功名 。他之所以能够掌握东晋大权并取而代之,除了个人的才干外,东晋皇权的衰落和士族的腐朽也给他提供了契机 。由于刘裕出身贫寒,又看到了东晋因大族屡屡兴兵反抗而使其灭亡的教训,故而在他登基后,不再重用名门大族,大量提拔有真才实学的“寒人” 。结束了士族门阀政治,标志着寒门地主掌握了政权,缓和了阶级矛盾,创造了东晋以来最好的政治局面 。刘裕之后,其子宋文帝刘义隆在位30年,没有发生较大战争,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史称:“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 。这就是著名的“元嘉之治” 。
北魏军事谋略家崔浩对刘裕评价很高,说:“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擒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说:“裕之为功天下,烈于曹操 。”
刘裕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比较明智的帝王,堪称一代有为之君 。刘宋王朝共历8帝,5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