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球|记者节,走进他们的故事——用初心谱写一曲华章

他们,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令人羡慕的自由职业,背后是夜深人静时,飞舞思绪,奋笔疾书;
他们,没有固定的办公室,掏出一个手机、一台笔记本,甚至是一支笔、一张纸,哪里都可聚精会神、妙笔生花;
他们,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在街头一角、田间一隅,问人问事、刨根究底;
他们,永远保持着奔跑的姿态,不畏狂风、无惧暴雨,去记录伟大、也书写平凡。
他们,初心不改、使命不怠,将新闻事业热爱到底,为人民抒怀、为时代发声!
今天,是第22个采访人员节。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那些在镜头背后奔跑的人,走进他们的故事。

采访人员到底是个啥

最后一球|记者节,走进他们的故事——用初心谱写一曲华章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英文名“Journalist”,意即新闻传播机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百度百科中有更详细的描述:采访人员一般是指新闻采访人员,是一种以及时、真实、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大众传播消息的职业。而我有幸,成为一名采访人员。
采访人员是记录者,也是亲历者。20年来,我经历了北仑沧桑巨变,见证它从一个小镇成长为一座城市。
早年北仑有什么?北仑港。除了北仑港呢?……
人口基数,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首要条件。2006年,对北仑来说是个拐点。在公安部门登记的暂住人口达32万余人,外来人口数首次接近本地居民数。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迫切期望。2007年,北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新造一座城。
如果我问,现在北仑有什么?你会怎么回答?三大商圈、中心公园、高楼大厦、高架高速,还有地铁。该有的城市元素,北仑一个不缺。
2018年,我决定将北仑的蜕变过程完整呈现给大家。经介绍,我找到了张兴赟,时任区府办高级工程师、品质提升办副主任,他全程参与了北仑的变身计划。通过采访讲述,结合历史影像,2019年,我完成了一篇总结回顾北仑发展的稿子《北仑,十年一座城》,揭开了北仑鲜为人知的从计划、规划、立项、建设到成型的大规模城市打造全过程。
如果说“亲历与见证”是采访人员的职业特点,那么为民鼓与呼就是采访人员的职业责任。
20多年前,教授们谆谆教诲之声犹在耳畔:今后,作为一名采访人员,必须要有追求真相的执着,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要有宽容善良的情怀。我,一直践行之。《短暂的生命因爱而美丽》《亲爱的工友,你在哪里?》《新形势下物业纠纷多发原因及解决之道》《不安全的安全头盔》……专题、新闻、内参……
我始终未忘当年成为采访人员的初心,把使命放在心头,把责任扛在肩上。不管是担任北仑人民广播电台的晚间谈话节目主持人、《法与德》栏目编导,还是《民生2689》栏目采访人员、责任编辑。因为我知道,这是采访人员的使命。
采访人员,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而我有幸,是一名采访人员。(采访人员 戴金栋)

十年留痕,在笔尖,也在心间

最后一球|记者节,走进他们的故事——用初心谱写一曲华章
文章插图

深秋的清晨5点多,整个城市还在夜的环抱中,王玉英已经在路上扫了两个多小时。那天是环卫工人节,她铁定是不知道的。她只知道夜里风大落叶多,该起得更早一些,于是3点多就出了门。东西南北的街,都空空荡荡的,还没有早餐铺子开门。
爱心老板娘黄小琴给了她一袋热包子,邀请她得空了去店里坐着吃。她满脸高兴,扫完一个路段后就来到了店里,里面已经坐满了她的工友。包子不够了再加,粥喝完了再添,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吃得很自在也很开心。这种开心,是因为这顿热乎乎的早饭,更是因为这顿早饭它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