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奎琳middo;杜普雷的作品有哪些?她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狂恋
杰奎琳·杜普雷
斯人已逝,生命的洪涛本该如罗素所言,聚拢成涓涓细流,末了,在静谧中归于虚无 。然而,经历璀璨而凄美者如杜普雷,那生命的河却总像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终点,时不时地,会藉由爱乐者的记忆,重又轻灵地溅出几朵浪花来,非得让喜欢在河边看风景的人,悠悠地吟出一声叹息来 。
她的姐姐与弟弟
对于杜普雷的至亲,姐姐希拉里和弟弟皮尔斯,这一声叹息远比他人沉重,挥之不去又难以言传,竟渐渐地成了梦魇 。可以破解这梦魇的,惟有时间 。或许,对于当事人而言,真的只有等到时光悄然把往事拉开了一段恰到好处的距离,才有可能积聚起再度直面它的勇气 。
这一等,便磨去了七载光阴 。
1994 年,希拉里终于铺开信笺,把沉淀了十年的心结,融化于笔端:那是一封写给早已故世的母亲的信 。深藏于内心的闸门一开启,记忆便在笔尖决了堤 。希拉里写了整整四个月,能与她分享这个秘密的惟有皮尔斯--他一个人静静地读完了手稿,待希拉里折回房间,她惊讶地发现,“原来一个男人可以流这么多眼泪” 。
皮尔斯的心里也藏着轻易打不开的结 。他知道,寻求救赎的捷径便是和希拉里携起手来,一起把这件事做完 。他们去看望与杰姬爱恨交缠了二十年的丈夫丹尼,去探访曾陪伴过杰姬在长夜里苦苦摸索而终于找不到出路的医生、护士、友人,然后是回忆,回忆,回忆……早已消逝的影像一层层清晰起来,有的部分是熟悉得仿佛伸手可触的,有的部分却又陌生得教人心痛,星星点点,都凝成文字,在纸上唏嘘、流连 。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狂恋大提琴》 。
两个杰姬
合上书,仿佛有两个杰姬,在眼前交叠 。一个,身着蓝色天鹅绒曳地长裙,衬出满头金发如飞瀑般,亮得灼人眼:伊人为舞台而生,琴音响处,注定有鲜花与掌声铺了一路,只等着她翩然走来;另一个,蜷缩在封闭的角落里,孤独,愤怒,伤心饮泣:身前身后,是一团看不到尽头的黑暗,厚得像橡胶墙,可以依稀感觉到她的痛苦,但你就是没办法真正地接近她 。
不为公众所知的那个杰姬,一生的悲喜其实是从幼年就埋下了种子的 。杰姬生于音乐世家,身为音乐教授的母亲,在发现天才、培养天才方面,本身就是个天才 。她为杰姬量身打造了成功的阶梯,那样循循善诱,那样体贴入微 。杰姬什么都不必想,什么都不必做,只需要兀自沉醉在音乐的醇酒里就好了 。有谁能相信,在舞台上收放自如的音乐家杰奎琳·杜普雷,无论到哪里巡回演出,都会把包裹一个接一个地寄回家--里面没有礼物,只是所有的换洗衣服,连袜子也不能幸免 。这个习惯,杰姬终生未改 。
及至与音乐家丹尼·巴伦伯英联姻,杰姬人格上的障碍终于酿成了一杯酸酒,让这对令外人艳羡的金童玉女喝得苦不堪言 。雪片一般的演出要约,与丈夫生活习惯的巨大冲突,都让杰姬无所适从:母亲、师长成功地教会了她拉琴、演出,惟独没有教会她该怎样生活,怎样在外界与内心的双重压力下如常人一般地生活 。
病魔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入侵她娇弱的躯体的 。连她的至亲好友也说不清楚,对于杰姬而言,心灵与肉体的煎熬,究竟孰先孰后,抑或,互为因果?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绝症,没有特效药,也没有谁能预测疾病的进程,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的行动、语言甚至呼吸,被一点点地蚕食、吞噬 。在公众场合,杰姬是与病魔抗争到底的斗士,是为慈善事业筹集资金的招牌,是喜欢煽情的媒体的宠儿;回到家,她却堕入了深深的绝望,乖戾暴躁的言行,几乎把所有爱她、关心她的人都拒之门外 。生命的最后一星烛光,在扭曲与割裂中耗尽了氧气,恹恹地熄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