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主要是什么?起源于什么

《史记》中《论六家要旨》: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 , 动合无形 , 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 , 因阴阳之大顺 , 采儒墨之善 , 撮名法之要 , 与时迁移 , 应物变化 , 立俗施事 , 无所不宜 , 指约而易操 , 事少而功多 。
道家无为 , 又曰无不为 , 其实易行 , 其辞难知 。其术以虚无为本 , 以因循为用 。无成埶 , 无常形 , 故能究万物之情 。不为物先 , 不为物后 , 故能为万物主 。
《汉书·艺文志》:
道家者流 , 盖出于史官 , 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 , 然后知秉要执本 , 清虚以自守 , 卑弱以自持 , 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合于尧之克攘 , 易之嗛嗛 , 一谦而四益 , 此其所长也 。及放者为之 , 则欲绝去礼学 , 兼弃仁义 , 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
【道家思想主要是什么?起源于什么】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 , 以道为世界最后的本原 , 故名为道家 。创始人老子 。其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关尹、庄子、彭蒙、田骈等 , 主要著作除了《老子》、《庄子》外 , 还有《黄帝内经》、《文子》、《列子》、《管子》、《鹖冠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等 。
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 , 以柔弱因循为道的作用 ,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 因为对道和无为的理解不同 , 所以内部又划分为不同派别 , 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心也不同 , 或偏于治国 , 或偏于治身等 。三十七家 , 九百九十三篇每篇每个学派各不相同各 , 都其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
道家“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宇宙论体系 , 与《易传》所提出的“易有太极 , 是生两仪 , 两仪生四象 , 四象生八卦”相类 。老子认为是三(三才)生万物;孔子认为是阴阳、四象(老阴老阳、少阴少阳)生万物 。
《读子卮言》中《论道家为百家所从出》:
“上古三代之世 , 学在官而不在民 , 草野之民莫由登大雅之堂 。唯老子世为史官 , 得以掌数千年学库之管钥 , 而司其启闭 。故老子一出 , 遂尽泄天地之秘藏 , 集古今之大成 。学者宗之 , 天下风靡 。道家之学遂普及于民间 。道家之徒既众 , 遂分途而趋 。各得其师之一遄 。演而为九家之学 。而九流之名以兴焉” 。
《先秦学术概论》:
“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 。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