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珏跟鲁迅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感情吗?

【马珏跟鲁迅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感情吗?】在30年代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有位校花,她名叫马珏 。
当时的北平,曾流行过一句看似八卦的话:马裕藻对北大有啥贡献?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北大生了个漂亮的女儿 。据说马珏在北大读书时,每天收到十几封情书,甚至有装订成本的 。
鲁迅对马珏很是关爱,每出新书必送马珏一本,直至马珏结婚,以致这些年来流传不少关于鲁迅与北大校花马珏的八卦文章 。最后,这位北大的才女、美女却出人意料地嫁给了天津一位海关职员,一些小报甚至以“北大校花下嫁天津海关职员”为题进行报道,一时引发轰动和热议 。
那么马珏有多美?马裕藻一位学外语的朋友曾这样赞美:“像大理石雕出的那么美!”
据吴组缃先生回忆:“世纪20年代,故都的两所美国气味浓厚的燕京与清华盛行选举‘校花’或‘皇后’ 。北大没有沾染这一风气,而北大政治系女生马珏却被公认为‘皇后’,名满北京四门九城,燕京、清华的校花不免‘粉黛无颜色’的愧感 。”
马珏是北大教授马裕藻的长女 。1905年,马裕藻与妻子陈德馨双双入选浙江省赴日留学生 。1910年,马珏在日本出生 。一年后,辛亥革命爆发,马珏随父母回国 。
马裕藻先后出任宁波府中学堂和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长 。1913年,马裕藻应邀任北京大学教授 。1917年,马裕藻受聘担任北大国学系主任,长达十六年之久 。也是在这一年,马裕藻与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创办了孔德学校 。
1918年2月,马珏作为第一批学生进入孔德学校读书 。马珏记得,任课的老师中,沈尹默讲诗史,钱玄同讲文字学,周作人讲历代散文 。孔德学校特别注意美学教育,因此马珏对文艺、音乐、图画教学都具有浓厚的兴趣 。
1922年,孔德学校成立五周年时举行纪念活动,马珏参加大型童话剧《青鸟》的演出 。这时候,马珏已经是一名初中学生了 。她演的是“牛奶”,台词只有一句:“我觉得我要变味了!”
鲁迅与马裕藻关系颇为密切,时常出入马家 。”在1925年间,年仅十五岁的马珏写下了《初次见鲁迅先生》 。自此,鲁迅和15岁的少女成了忘年交,通信持续六七年之久,《鲁迅日记》记载马珏其人有五十三次之多 。
从1918年到1927年,马珏在孔德学校上了近十年学,于1927年8月进中法大学伏尔泰学院预科 。1928年春,马珏因参加升学考试太累病倒,以至于一入学就休学,到秋天仍上预科一年级,直到1930年转入政治系本科 。
对于自己当年在北大读书期间的风头,晚年的马珏尚记忆犹新:“六十年前我正好十八岁,当时女生很少,所以我显得很突出 。”
据马珏回忆:当时北大女生极少,“记得上第二外语时课间休息,我到女生休息室去回来,见我书桌上写着‘万绿丛中一点红’,我一见很生气,也不知谁写的,就用纸擦掉了 。第二次再上课时又见上面写着‘杏眼圆睁,柳眉倒竖’ 。”
进入北大后,“身材亭匀,长相清丽,是一位大方端庄的江浙女子”的马珏被公认为校花,人称“马皇后”,背地里则称马裕藻为“老丈人” 。马珏的玉照也曾两次刊登在天津《北洋画报》 。
其实,马珏在入北大以前已是北平小报上的明星少女了 。当时由成舍我创办的《世界画报》就经常报道马珏的行踪 。不管是她看一场电影、逛一次公园,或者是去东安荣华斋西点铺吃冰激凌都要派采访人员跟踪报道一下 。
马珏不仅长得漂亮,在校园里也比较活跃 。比如曾学习昆曲,受红豆馆主、清华大学昆曲老师溥侗先生的邀请去合演过《游园》 。据女作家杨沫在《花蕊》一文中记述:“还记得和我一起学唱昆曲的有当时北京大学著名的校花马珏 。能和一个漂亮姑娘在一起学习喜爱的昆曲,我更加高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