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统泰跟韩怀智的关系如何?情同手足,亲如兄弟

在解放军54军历任军长中 , 先后有两名军长很特别 , 前任叫韦统泰 , 后人叫韩怀智 , 两人是老搭档 , 从1948年2月到1969年5月 , 21年时间中同在一个部队 , 同处一个班子 , 且多数视乎是正副搭档 。韦统泰是团长 , 韩怀智是副团长;韦统泰是师长 , 韩怀智是副师长;韦统泰是军长 , 韩怀智是副军长 。1969年6月 , 韦统泰调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时 , 韩怀智接任军长 , 两人才分开 。他们之间的感情 , 用韦统泰的话说是:“我俩战斗在一个战壕里 , 同生死、共患难 , 情同手足 , 亲如兄弟 。”
他们是在战斗中相识的 , 20年的战斗情谊始于1948年 。
当时韩怀智从东北军区上级干部大队学习毕业 , 被选派到东北野战军八纵24师(即后来的54军135师)72团 , 担任副团长 。72团是一个新兵团 , 团长是韦统泰 。正副团长 , 分别来自不同的部队 , 彼此还很陌生 。
10月 , 八纵参加锦州攻坚战 。由于天降大雾 , 敌火力点隐蔽 , 敌火力点未被摧毁 。71团发起攻击后 , 被强大火力压制 , 战至黄昏 , 才拿下阵地 。由于损失过半 , 72团接替71团坚守阵地 。第二天拂晓 , 韦统泰发现有一处敌核心工事未被摧毁 , 说:“老韩 , 你带一个营打掉当面的敌核心工事 , 不然威胁太大 。”
韩怀智坚定地回答:“是!”说完 , 带领1营 , 利用交通壕隐蔽接敌 , 按“四组一队”布阵 , 组成火力组、爆碉组、突击组、支援组 , 形成梯队 , 向敌暗堡群发起攻击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 , 敌核心工事被摧毁了 , 歼敌400余人 。72团牢牢地控制住了敌外围防线中的东大梁阵地 , 为野战军攻克锦州撕开了一个口子 。
战后 , 韩怀智告诉韦统泰说:“敌人的工事太坚固了 , 爆破组用了20公斤的炸药都没炸开 , 后加大药量 , 连炸了好几次 , 才炸掉的 。”
韦统泰对此仗很满意 , 也就此一战知道韩怀智打仗积极性很高 , 而且爱动脑子 , 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 。
1949年1月 , 在天津攻坚战发起总攻前 , 45军(八纵)决定由405团(原72团)拔掉民权门的屏障——范家堡核心据点 。这个据点位置重要 , 但工事十分坚固 , 是一堆大小不同的地堡群 , 各阵地之间用钢轨和铁丝网围绕 , 铁丝上挂着吊雷 , 铁丝网之间埋了地雷 , 挖了陷坑 。
韦统泰和韩怀智现地勘察后 , 决定进行正面突破 。在研究打法时 , 韦统泰问:“老韩 , 你看怎么个打法?谈谈你的想法 。”
韩怀智略加思索后说:“我在明处 , 敌在暗处 , 不能从地面打 , 只能从地下打 。”
韦统泰一拍大腿:“咱俩想到一起了 。我们把壕沟挖到敌地堡跟前 , 出其不意炸开通路 , 然后沿着敌堑壕、交通壕攻击前进 。炮弹在地上轰 , 人在地下攻 , 跟着炮弹往前冲 。就这么打!”于是 , 派韩怀智负责战前训练、挖交通壕工作 。
韩怀智带领一个营夜间进行土工作业 , 硬是在敌阵前掘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和火器阵地 。可天一亮 , 敌人发现了 , 惶恐万状地用炮火轰炸 。继续挖工事很难了 。韩怀智很快有了新办法:战士们按标记秘密散开 , 先近边作业 , 挖好个人掩体 , 然后再在掩体里构筑工事 , 把各个掩体挖通 , 就成了交通壕 。这样 , 尽管敌人炮火很猛 , 战士们少了伤亡 , 加快了构筑速度 , 提前把交通壕挖到了距敌铁丝网20米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