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战争中的悲情王后:安茹的玛格丽特的婚姻只是英法媾和的抵押物而已

1450年,英国爆发了历时30年的玫瑰战争 。“玫瑰战争”是历史剧《亨利六世》中以两朵玫瑰被拔标志战争的开始后才成为普遍用语,源于两个家族所选的家徽,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 。期间,英格兰的政治形势变化莫测,多位君主殒命,王朝不断更替,诸多贵族血溅沙场 。而且战争期间女性角色十分突出,特别是亨利六世(Henry VI)的妻子玛格丽特王后 。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处于劣势,法军步步紧逼,无奈之下,1444年,英国国王派出代表团与法国进行谈判,英法最终签订了《图尔协定》,其中有一条就是亨利六世将会迎娶法王查理七世(Charles VII)的外甥女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生于1430年,母亲是法国国王查理七世的堂妹,父亲则是被称作“很多王冠但没有一个王国的人”的那不勒斯国王 。
所以,面对玛格丽特的身世,英国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不仅通过迎娶法国公主以婚姻来巩固法国王位继承权的计划落空,而且,玛格丽特的父亲也不能为女儿提供地产作为嫁妆,自然也不会为英国来增加土地 。可以说亨利六世的婚姻是为了避免进一步丢城失地的耻辱而不顾一切谋求和平的选择 。
【玫瑰战争中的悲情王后:安茹的玛格丽特的婚姻只是英法媾和的抵押物而已】而对于玛格丽特本人来说,她所能做的只有接受这段婚姻,毕竟她自己没有发言权,她和她的婚姻只不过是“英法媾和的抵押物”而已 。
1445年,玛格丽特来到英格兰,亨利六世与玛格丽特的婚礼仪式上,玛格丽特被人们誉为“为诺亚带来大洪水退去消息的鸽子” 。但是现实与期望却出现了很大的出入 。英国王室为了进一步与法国媾和,双方于1445年就归还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缅因(Maine)与法国国王达成秘密协定 。这个消息一传到英格兰,就引起了激烈反对 。1449年,法王查理撕毁《图尔协定》,英法战端再起 。
缅因问题让玛格丽特饱受质疑和诟病,英国人认为正是玛格丽特的“耳边风”影响了性格软弱的亨利六世 。从玛格丽特写给查理七世的信件来看,玛格丽特确实受到来自法国的压力 。亨利六世也曾在一封信里写到,将缅因交还法国是在“我最挚爱的王后”的请求下实施的,“她已经多次请求我做这件事了” 。但客观来讲,玛格丽特只是一位年仅十五六岁的王后,她的能力不足以左右英国的政策 。于她而言,她只是政治斗争的一颗棋子罢了 。
不过,英国人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玛格丽特王后的婚姻完全没有意义 。有人抱怨她“没给英格兰带来一便士的利益和一英尺的土地,英国让诡计多端的法国人给算计了” 。
15世纪的英国成为派系斗争的主战场,包括以萨福克公爵为首的主和派、以萨默塞特公爵为首的贝福特派,以及理查·约克(Richard Plantagenet,3rd Duke of York)公爵为首的约克派 。玛格丽特也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 。其中主和的萨福克公爵与玛格丽特的利益诉求基本一致 。二者不断靠拢 。亨利六世也十分看重萨福克公爵 。不过,当其代表英国就归还缅因与法国达成一致时,萨福克公爵成了民众发泄愤怒的众矢之的 。最终,萨福克公爵被议会流放,途中被愤怒的英国水手杀害 。
萨福克公爵离世并没有让玛格丽特逃离政治漩涡,很快,她又卷入了约克派与贝福特派之间的斗争 。约克派因为亨利六世信任贝福特派,二者积怨已深,特别是1442年,亨利六世派遣萨默塞特公爵远征法国,并授予其对安茹、缅因7年的统治权和军事指挥权,这件事让身为英国最大地主的理查·约克对王廷甚为不满,认为自己总是被排除在权力集团核心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