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璋是谁?首个被罢免的四川总督,卫护百姓不屈膝洋人

9月的成都,秋风渐起 。望江楼公园外,白鹭日稀 。
刘秉璋的人生,如望江楼那段百年奇联: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楼千古 江流千古;印月井中印月影 月井万年 月影万年 。
如今,望江楼仍是绝世之景,印月井已荡然无存 。
光绪十五年(1889年),四川总督刘秉璋,约集蜀中士绅筹集资金,在原回澜塔旧址上修建望江楼 。原名崇丽阁,取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之意 。阁高28米,四重檐,八角攒尖顶 。有旋梯可达阁顶,阁顶为鎏金宝顶 。
落成宴会上,下属频频向总督敬酒,刘秉璋却是百般感慨 。
督川三年,鞠躬为民,清廉为官,但威信难立,反而举步维艰 。
巴蜀文化专家郑光路解读说,他这个封疆大吏,其实是一个“救火队员” 。
刘秉璋入川之时,正值第二次“重庆教案”发生 。
1886年6月,美国基督教士在重庆城西鹅项颈购地建房,士绅赵昌勖等以其压断地脉、有伤风水为由,联名呈请县官制止,未得断结,众愤不平 。应试武生带头聚众数千,将鹅项颈美教士房屋及几处教堂拆毁 。但拆毁教徒房屋时遭遇抵抗,家住杨柳街的教徒罗元义,招有打手,杀死杀伤多名打教群众,引起全城民众极大愤怒 。两天之内,巴县及大足、铜梁及重庆城内教堂、洋房、医馆全毁 。川东各属州县民情汹汹,民教双方聚众械斗 。
清廷对重庆教案极为震惊,1886年8月13日、23日连下两道上谕,命川督刘秉璋查办 。刘秉璋委派候补知府唐翼祖、罗享奎前往查勘,会同川东道、重庆府、巴县各官同法国驻渝领事、主教商议赔偿合约 。1887年1月11日,各方议定赔款合同,计赔偿法国银22万两,美国2.3万两,英国1.857万两,总计26.157万两(含大足、铜梁赔款) 。
1月15日,川东道奏报重庆教案人员定罪情况:罗元义、石汇处斩首示众;吴炳南、何包渔秋后处绞;余犯或杖责枷号,或饬通缉 。
郑光路说,当刘秉璋将这个处置方案报告朝廷后,总理衙门来电要他从宽处理,即对罗元义免予处罚 。李鸿章也接连打了几个电报来,劝他改判 。刘秉璋一心痛惜百姓,不愿宽恕犯下暴行的教民 。
这样的处置,表面看是卫护百姓,但其霹雳手段,埋下了更猛烈的引线 。
成都教案的“替罪羊”
马克·吐温说,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 。
刘秉璋所不能看到的是,在那个时代,洋人和普通百姓,必然是决裂的两端 。
1895年的“成都教案”,终成刘秉璋人生的滑铁卢 。
这场绝大风波,发轫于老成都民俗“打李子” 。
著名诗人、思想随笔作家蒋蓝对这一段历史颇有研究,他介绍,大清一朝,成都人有到东较场举行传统“打李子”的活动,应该算是中国城市狂欢序列里甚为奇特的风俗 。
1895年5月28日,端午节当天,肩挑箩筐售卖李子的小贩,简直无法计数 。“向例在城东南角城楼上举行,上下对掷如雨,聚观者近万人 。”
洋教士斯蒂文孙、启尔德也前往东校场看热闹 。由于人多拥挤不堪,他们与几个小孩子发生口角 。愤怒之下,他们把几个小孩拉进福音堂教训了一番 。
【刘秉璋是谁?首个被罢免的四川总督,卫护百姓不屈膝洋人】于是,一个谣言立刻传遍了东校场:“在东较场南侧的四圣祠美道会教堂前,一个传教士用奇异的糖果诱哄路边儿童进入教堂,拿来做实验,并把孩子吃掉了 。”
“这一幕被好事者一口咬定亲眼所见,说得钉子都要咬断 。”蒋蓝说,民众当晚将教堂、教士住宅及附设的诊所一并捣毁 。华阳县知县黄道荣接报后,带兵前往弹压,迎接他的是雨点般的石块,轿子被砸得千疮百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