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周福清科场行贿案详情

我于1881年生在浙江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 父亲是读书的;听人说 , 在我幼小的时候 , 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 , 并不很愁生计 。但在我13岁时 , 我家里忽遭遇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 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 , 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
这场变故改变了鲁迅的人生 , 甚至可以说 , 没有它就没有鲁迅 。因为如果没有这场变故带来的家庭败落 , 周樟寿就可能是另一种人物 。
然而 , 关于这场变故的具体内容 , 鲁迅终其一生 , 未作任何说明 。
这也许是为祖父“隐”、为家族“隐”吧?但后来的结果是兄弟皆成名流 , 家族的历史自然会公之于光天化日之下 。何况 , 周作人与周建人对此不隐也不讳 , 反复说到多次 。于是众所周知 , 鲁迅所说的家庭变故 , 就是祖父周福清的科场行贿案 。
其实 , 即使周氏兄弟都不说 , 也是隐不住的 , 因为那是一件大案 , 当时轰动朝野 , 皇帝亲自过问 , 史书自然留下了记录 。
事情的起因是周福清回家丁忧 , 恰巧赶上大考之年 。那是1893年的年初 , 鲁迅的曾祖母病故 , 周福清回家为母亲守孝三年 。这三年 , 他本可以安静地在家读书 , 陪陪亲人 , 教教儿孙 , 安享天伦之乐 , 但周福清却乐不起来 , 原因是他的儿子周凤仪已经33岁 , 从十几岁就中了秀才 , 乡试却连续名落孙山 。1893年又是乡试之年 , 说来凑巧 , 主持浙江乡试的主考官殷如璋是周福清的同年 。科场徇私 , 历来禁而不绝 。眼下既然有这层关系 , 何不利用一下?无论对于周福清 , 还是他的亲朋好友 , 这都是很容易产生的想法 。
周福清知道 , 主考官到达杭州之后 , 是任何人都无法求见的 , 所以他来到苏州 , 等待主考的官船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 , 这事不但没有办成 , 构成一桩大案 , 最后是被判处死刑——虽然没有“斩立决” , 却是“斩监候” 。
“斩监候” , 有点像现在的“死缓” , 但又有些不同 , 今日被判“死缓”者一般不会再杀 , 而那时的“斩监候”却是每到秋天就有可能被处决 。
关于这件事 , 鲁迅从未提及 , 但周作人却在文章中多次写到 。考察周作人的说法 , 比较完整而具体的文本有二:一是《鲁迅的青年时代》中所说:
那年正值浙江举行乡试 , 正副主考都已发表 , 已经出京前来 , 正主考殷如璋可能是同年吧 , 同介孚公是相识的 。亲友中有人出主意 , 召集几个有钱的秀才 , 凑成一万两银子 , 写了钱庄的期票 , 请介孚公去送给主考 , 买通关节 , 取中举人 , 对于经手人当然另有酬报 。介孚公便到苏州等候主考到来 , 见过一面 , 随即差遣“跟班”将信送去 。那时恰巧副主考正在正主考船上谈天 , 主考知趣得信不立即拆看 , 那跟班乃是乡下人 , 等得急了 , 便在外面叫喊 , 说银信为什么不给回条 。这事情便戳穿了 , 交给苏州府去查办 , 知府王仁堪想要含糊了事 , 说犯人素有神经病 , 照例可以免罪 。可是介孚公本人却不答应 , 公堂上振振有词 , 说他并不是神经病 , 历陈某科某人 , 都通关节中了举人 , 这并不算什么事 , 他不过是照样来一下罢了 。事情弄得不可开交 , 只好依法办理 , 由浙江省主办 , 呈报刑部 , 请旨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