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革命烈士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天华简介

陈天华(1875年-1905年12月8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 。1896年入新化资江书院,1898年入新化实学堂 。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筹备发动长沙起义 。
1905年,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民报》创刊后任编辑,参与对康、梁保皇派的论战 。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愤而蹈海殉国,时年30岁 。1906年春,其灵柩运回长沙,公葬于岳麓山 。
陈天华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矢志不移,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 。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 。
陈天华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的人 。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天华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县知方团(今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 。母早逝,父为塾师,幼从父识读,因家境贫寒,乃营小卖以补济,然坚持好学不辍 。常向人借阅史籍之类书籍,尤喜读传奇小说,亦爱民间说唱弹词 。1895年,陈天华随父迁县城,仍以提篮叫卖为生 。
求学阶段
1896年,经族人周济,入新化资江书院,刻苦博览二十四史 。
1898年,入新化实学堂(今新化县一中),深受维新思想影响,倡办不缠足会,成为变法运动的拥护者 。
1900年,入省城岳麓书院,成绩名列前茅 。其时,莅湘某令识其才,欲以女妻之,陈效法汉时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乃婉言谢绝,说:“国不安,吾不娶”(直至蹈海报国之时,终身未娶) 。次年转入求实书院 。
1903年初,入省城师范馆,不久获官费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 。
革命经历
1903年春,陈天华以官费生被送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师范科 。不久,逢沙俄企图侵占东北三省,拒俄事件发生,祖国正处主权沦丧境况,陈破手血书寄示湖南各学堂 。湖南巡抚赵尔巽亦为感动,亲临各学堂宣读,并刊登于官报,还饬令各府、州、县开设武备讲习所,使湖南全省拒俄运动士气更加高涨 。陈天华在日本积极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 。还“日作书报以警世” 。同年,先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这两部书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勇气,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已迫在眉睫,指出清朝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号召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实行排满,“杀那洋鬼子”,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
回国策划起义
1903年冬的11月4日,陈天华和刘揆一、宋教仁、杨毓麟等以庆贺黄兴30岁生日为名,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 。
1904年2月15日,陈天华同黄兴、宋教仁在长沙创立华兴会在湖南长沙参与发起秘密革命团体华兴会,并到江西策动军队起义 。不久,因清政府搜捕,陈天华不得不再次东渡日本 。
1904年3月,陈天华到达日本后,入法政大学 。8月,冒险回国,准备参加华兴会发动的长沙起义 。因事泄失败,又去日本 。
1905年1月,日本《万朝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预言中国即将被瓜分,这在中国留日学生中引起了骚动 。陈天华当即撰写了《要求救亡意见书》,要求满清政府实施宪政、救亡图存 。他提出,应当实行变法,早定国是,予地方以自治之权,予人民以自由、著述、言论、集会之权 。同时,国民应当承担当兵、纳租税、募公债、为政府奔走开导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