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湘绅领袖清末学者王先谦简介

王先谦(1842-1917),清末学者,湖南长沙人 。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 。曾有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实业家等称号 。是著名的湘绅领袖、学界泰斗 。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湖南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山长 。
王先谦博览古今图籍,研究各朝典章制度 。治学重考据、校勘,荟集群言 。除前述校刻《皇清经解续编》外,还编有清《十朝东华录》、《续古文辞类纂》等 。著有《汉书补注》、《水经注合笺》、《后汉书集解》、《荀子集解》、《庄子集解》、《诗三家义集疏》等 。为文远追韩愈,又以桐城派、阳湖派自许;其诗被称为“得杜之神,运苏之气”,“置之清代集中,挺然秀拔” 。有《虚受堂诗文集》 。
人物生平
【著名的湘绅领袖清末学者王先谦简介】王先谦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 。4岁启蒙,20岁时父亲去世,因“糊口无资”,曾三次“佐幕于军营” 。18岁补禀膳生 。咸丰十一年(1861)赴安徽安庆,任长江水师向导营书记,数月后辞归 。同治三年(1864),在湖北提督梁洪胜营充幕僚 。同年乡试中举人 。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讲 。光绪六年(1880)任国子监祭酒 。复在国史馆、实录馆兼职,充云南、江西、浙江三省乡试正副考官 。十一年督江苏学政 。任内延揽文人,在江阴南菁书院开设书局,校刻《皇清经解续编》,成书1000馀卷;还刻有《南菁书院丛书》 。其间,还疏请筹办东三省边防,罢三海工程,弹劾徐之铭、李莲英等 。
光绪十五年(1889),王先谦卸江苏学政任,回长沙定居 。次年主讲湖南思贤讲舍,并在讲舍设局刻书 。十七年任城南书院山长 。二十年转任岳麓书院山长,主讲岳麓书院达10年之久 。
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在全国兴起,湖南一些士绅开始兴办近代工业 。王先谦投资银1万两,与黄自元、陈文玮等集股,并拨借官款,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创设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 。始终经理其事 。公司开办数年,折损颇多 。不久交给官办,终因经营不善,于二十五年停办 。
王先谦与绅士张祖同、叶德辉等一贯干预地方事务 。“久住省垣,广通声气,凡同事者无不仰其鼻息,供其指使,一有拂意,则必设法排去之而后快 。”光绪二十三年冬,湖南时务学堂成立,该学堂总理熊希龄聘梁启超、韩文举、唐才常等维新人士任教习 。他初与张、叶等阳为支持,阴图操纵 。继因维新运动高涨,他攻击时务学堂总教习梁启超等“伤风败俗”,“志在谋逆”,“专以无父无君之邪说教人”,使学生“不复知忠孝节义为何事”;指斥南学会和《湘报》宣传民权平等学说为“一切平等,禽兽之行”,“背叛圣教,败灭伦常” 。并纠集张祖同、叶德辉等提出《湘绅公呈》,呈请抚院对时务学堂严加整顿,驱逐熊希龄、唐才常及梁启超等维新人士 。又致书陈宝箴,提出停刊《湘报》 。还串通省内劣绅,鼓动岳麓、城南、求忠三书院部分学生,齐集省城学宫,商定所谓《湘省学约》,用以约束士人言行,对抗新思想传播 。及至戊戌变法失败后,其门人苏舆编辑《翼教丛编》一书,集中攻诬变法维新,并颂扬王先谦能事先“洞烛其奸,摘发备至” 。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唐才常等所领自立军起义失败,王先谦、叶德辉等人向巡抚俞廉三告密,搜捕杀害自立会人士百馀人 。
二十九年,学堂渐兴,王先谦仍主讲岳麓书院兼任湖南师范馆馆长 。旋以“人心不靖”,“邪说朋兴,排满革命之谈充塞庠序”,遂不复至馆 。同年,岳麓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任湖南咨议局筹办处会办,赏内阁学士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