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坦库尔从政经历是什么样的他的总统生涯如何( 四 )


为了刺激生产,振兴工业,政府提高进口关税,重新实行进口预先许可证制度,在税收、金融和价格政策等方面鼓励增加工业投资,允许私人企业用本国货币偿还部分到期外债,同意银行以转让支付形式,由本国银行支付美元给外国债权银行,解决私人企业债务结算的困难,恢复对私人企业贷款,促进私人企业恢复生产,鼓励工业产品出口,工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1984年制造业增长了6% 。之后,政府又实行稳定增长计划,努力促进生产投资和增加就业,积极发展加工制造业 。
在社会方面,政府把稳定物价、减轻人民负担、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和实施一项大众住房计划等作为社会目标,列入宏观经济发展计划 。1985年4月,对宏观经济进一步调整,逐步取消出口补贴,缩短出口基金会放款期限,逐步放开进口,加速货币贬值,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和出口部门,促进生产结构和出口结构多样化,力求增收节支,减少财政赤字,稳定国际外汇储备和降低通货膨胀等 。
?发展教育
1982年,贝坦库尔执政后,实行开放的和全面的教育方针 。政府认为,像哥伦比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要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克服国内发展不平衡的艰巨任务,必须实现“开放的”和“全面的”教育发展方针 。所谓“开放的”,是指每一个公民不受年龄、性别、籍贯和社会地位的限制,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还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结合劳动生产、家庭生活和社会组织进行学习,或接受培训 。所谓“全面的”,是指教育是一个全面的、连续不断的人才成长过程,不但要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要掌握生产劳动技能、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要改善居民的卫生条件和娱乐条件、繁荣国家的科学技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和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心等 。换言之,要满足个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
“开放的”和“全面的”教育方针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保证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加强现有的教育机构,建设更多学校,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使无依无靠的穷人均能得到初等基础教育 。2、大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加学校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3、教育计划要符合地区发展的要求,培养更多有知识的人才,推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4、教育部门应与其他部门特别是邮电通信部门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扩大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实现全国文化的同一性 。5、繁荣现代科学,鼓励科学研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全民族的科技水平 。6、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鼓励哥伦比亚人积极参加各种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 。为贯彻这一教育方针,1982年政府颁布第181号法令,决定采取教区管理制度,把每个省划分为若干个教区,各教区从具体情况出发,制定教育发展计划,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
?对外交往
贝坦库尔担任总统后,对外交关系做了较大的调整,奉行独立自主的务实外交政策,哥伦比亚政府坚持“在绝对拥有主权、独立和尊严的基础上,在维护本国重大利益的情况下,同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贝坦库尔总统表示:“政府在国际领域的立场将是更加独立,进一步团结拉美国家,加强与第三世界的联系 。”哥伦比亚强调不做任何国家的“卫星国”,1983年3月哥伦比亚正式加入不结盟运动,当年还加入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
20世纪80年代,中美洲地区动荡不安的局势引起全世界关注,哥伦比亚积极参与中美洲和平调解工作,反对把中美洲变成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角逐的场所 。1982年10月哥伦比亚外长罗德里戈·洛雷达·凯塞多参加讨论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形势的9国圣约瑟会议,要求美国军事顾问撤离萨尔瓦多,古巴的技术人员和顾问撤离尼加拉瓜 。1983年1月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巴拿马四国外长在巴拿马的孔塔多拉岛发出“和平解决中美洲冲突”的倡议,表示愿意为和平解决中美洲冲突进行斡旋 。倡议要求撤走一切外来军事顾问,停止向中美洲输送武器;呼吁中美洲5国(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涉的情况下直接谈判,通过对话缓和地区紧张局势 。从此,国际上称哥伦比亚等国参与中美洲和平进程的国家为“孔塔多拉集团” 。作为孔塔多拉集团成员国之一,哥伦比亚积极推动这一集团为缓和中美洲局势做出努力,1983年7月,“孔塔多拉集团”4国政府首脑在墨西哥开会,发表了《坎昆宣言》,确定了中美洲国家之间自觉和不干涉、国家主权平等、合作发展经济、和平解决争端、自由表达人民意志等原则,指出了只有结束战争状态、控制军备、解决边境冲突、创造政府间和解和直接联系的气氛等,才能实现中美洲和平并达成协议 。四国政府还呼吁美国和古巴支持中美洲的和谈 。9月,“孔塔多拉集团”和中美洲5国(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外长举行会议,通过了和平解决中美洲冲突的21点主张《意向文件》,呼吁各国遵守人权和政治多元化原则,促进民族和解 。“孔塔多拉集团”的倡议,得到愈来愈多拉丁美洲国家的支持,1985年7月,阿根廷、巴西、秘鲁和乌拉圭在秘鲁首都利马成立“利马集团”,支持“孔塔拉多集团” 。经过多年努力,这两个集团在中美洲的和平斡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