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风惠是书画双绝吗?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郭风惠(1898年——1973年) , 又名贵瑄 , 字麾霆 , 号堞庐、不息翁 。河北河间人 , 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书画艺术家、爱国民主人士 。
郭风惠
他是20世纪百年文化、教育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 早年有“北方健者”之誉 , 是“北学”的领袖人物 , 于文学、历史、法学、哲学、美学及医学、军事、文字学、书画艺术等诸方面都有精深造诣 , 被称为 “中国第一书法家”“书法入画最为成功者”“前后五百年 , 亦恐无敢与之争席者” 。
【郭风惠是书画双绝吗?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解放后 , 郭风惠“三绝声名避不居” , 多与陈叔通、吴北江、夏仁虎、章士钊、许宝蘅、高树勋、黄君坦、张伯驹、郑诵先等诗书唱和 , 是著名文学社团“禾弟园诗社”、“庚寅词社”的重要诗人 。夏仁虎曾有“晚见始知尊北学 , 残年自愧不中书”之句赞郭风惠 。
郭风惠曾用钟鼎文写过一幅“德唯取友 , 善在尊师”的书法作品 , 这是他为人信条 , 也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一生以其伟大的人格和深厚学养 , 因材施教 , 不囿于一家一体;学者从其教 , 也如探龙藏 , 取之无尽 , 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 , 可谓桃李满天下 。现当代的刘贯一、杨秀峰、牛满江、邓拓、肖华、王昆仑、王雪涛、李苦禅、王遐举等都在一定方面得其沾溉 。郭风惠完全当得起一代宗师的称号 。晚年 , 郭风惠在“文革”中受到严重冲击 , 病痛缠身 , 目几不能视 , 一生研究成果和创作被毁失殆尽 。但他在逝世前仍受周恩来总理之托 , 为北京中山公园题写了“来今雨轩”大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