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该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印度近代史上第一次以争取民族独立 , 实现民族自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 。1899年G.N.寇松勋爵任英印总督 。他把孟加拉分割为东孟加拉(包括阿萨姆)和西孟加拉两个省 , 利用分而治之的手法 , 挑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宗教对立 。孟加拉人民立即掀起反分割斗争 。当时 , 米鲁特城的印度士兵不满殖民当局约束他们的社会习惯和宗教活动 , 认为殖民者往枪弹上涂抹猪油和牛油“既侮辱了伊斯兰教 , 也侮辱了印度教” 。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该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运动背景
为此 , 进行了武装起义 , 并迅速得到了该城居民和其它地方雇佣军的积极响应 , 起义队伍先后攻占了德里、勒克瑙及坎普尔等地 。虽被英军镇压 , 但它标志着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 是一次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沉重打击 。
19世纪后半叶 , 英国殖民者调整了殖民政策 , 开始以资本输出的新形式继续剥削印度 。这也在客观上促成了印度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 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 使印度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
1885年 , 印度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建立 。其最初的目的是想通过宪法形式在印度实现立宪和代议政治 , 以维护本国的民族利益 。后来 , 国大党的政治活动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 并逐渐成为印度要求民族独立的代言人 。
在资产阶级成长的同时 , 印度的无产阶级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 , 逐渐成为印度另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 , 在这一时期相继举行过近30次罢工活动 。
至此 , 印度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
发展
1905年8月7日加尔各答万人大会决定以抵制英货和开展斯瓦德西(自产)运动迫英撤销分割计划 。10月16日分割法生效当天 , 加尔各答举行国丧日 , 全城总罢业 。以蒂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极端派提出斯瓦拉吉、斯瓦德西、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4点纲领 , 力争把运动引向革命道路 。
1906年运动扩展到全印 。在孟加拉  , 提出反对种族歧视的政治要求 , 农民也踊跃参加各种集会 。到处出现工会农会组织 。1906年国大党年会首次通过争取印度自治决议 , 还通过争取斯瓦德西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的决议 。1907年运动进一步发展 。在旁遮普 , 极端派领导人L.拉伊、A.辛格领导农民进行抗税斗争 。5月1日拉瓦尔品第的群众同警察发生武装冲突 。为抗议当局迫害运动领导人 , 加尔各答群众9~10月接连举行集会示威 , 10月初的示威演变成街垒战 。
结果
殖民当局实行分化瓦解政策。1906年英国自由党政府宣布准备实行立法会议改革 , 扩大印度人代表名额 。温和派于是与当局妥协 , 在1907年国大党年会上制造分裂  , 把极端派排除出国大党 。1908年殖民当局逮捕南印度极端派领导人契·皮莱 , 封闭进步报刊 , 颁布刑法补充条例 , 取缔义务纠察队 , 最后 , 以“煽动叛乱”罪 , 逮捕B.G.蒂拉克 , 判处6年监禁 。持续3年之久的民族独立运动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