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关樊迟的记载共有六处 , 都是他和夫子之间的问答 。由于《论语》的编录顺序并不按照时间的先后 , 所以这六处问答孰先孰后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 , 根据这六处问答所合力展现的樊迟形象来看 , 他应该是一个很努力又很尊敬老师的学生 。每次和先生见面 , 他都会恭恭敬敬地提问 , 有时候甚至会一连问好几个问题 。既然是个尊师好学的后生 , 又经历过冲锋战场的生死考验 , 那他的学问应该是越来越好 , 从情感上来讲 , 也是越来越靠近夫子才对 。所以 , 基于这样的判断 , 我们认为《子路》篇中记录的樊迟想学种庄稼一事 , 应该是他和夫子之间留在《论语》中的最早一次对话 。可是 , 就是这次对话 , 产生了他们谁也不曾料到的严重后果 , 它不仅使夫子被后人误解了几千年 , 也成为文化革命中夫子贬低和仇视贫下中农而被打倒批臭的重要证据 。让我们来看看事情的原委:
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 , 樊须也!上好礼 ,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 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 ,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 焉用稼!”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说的是樊迟想跟孔老师学种庄稼 。一日 , 樊迟请教夫子如何种田 。孔老师一听 , 那可不是自己的强项 , 就据实相告:我不如老农 。樊迟又说 , 那就请您教我如何种菜 。孔老师只好又说:我也不如老菜农 。两个问题都没找到答案 , 樊迟怏怏而出 。如果事情只记录到这里 , 那就绝不会造成后来那么大的负面效应 , 反而彰显了夫子“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态度 。可是 , 夫子实在不满意樊迟那种心智不明的懵懂状态 , 他大声叹息一句:“小人哉 , 樊须也!”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 一是直呼樊须的大名 , 一是送了樊须一个“小人”的称号 。这两点都很明显地表达了夫子的不悦 。我们都知道 , 古人一般忌讳直呼别人姓名 , 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表现 。在《论语》里 , 当夫子说到弟子时 , 无论当面还是背后 , 都喜欢直接叫他们的名字 , 而不叫姓名 , 让人觉得很亲切 , 即便是对跟他叫板的宰予和总被他批评的仲由 , 他也没有直呼其姓名 。可是对这个老实巴交的樊须 , 夫子则一反常态 , 连名加姓一起叫了出来 , 可见孔老师当时的确不怎么高兴 。
至于“小人” , 更是表现了夫子对樊须的不满 。不过 ,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 这“小人”并不与“君子”对举 , 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道德概念 , 不是说樊须的品行有问题 。这里的“小人”实际上是与“大人”对举 , 指的是在下位的人 , 是眼界有限、志向不大的人 。在夫子看来 , 樊须应该从大处着眼 , 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 应该学习为政方略 , 做一番大事业 , 真正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所以面对樊须的不悟 , 面对他执著于种粮、种菜的不谋道只谋食的浅见 , 孔老师简直是恨铁不成钢 , 由不得地长叹一句:“小人哉 , 樊须也!”接下来 , 夫子仔细地解释了原因:身居上位者 , 如果能够做到“好礼”、“好义”、“好信” , 那就必然会赢得百姓的尊敬、服从以及真心和实情 。也一定会吸引四方的百姓背着抱着他们的儿女前来定居 , 到时候 , 人心归向 , 百姓各有所能 , 哪里还用得着在上位的人去亲自耕种呢?换句话讲 , 即使你是个耕田能手 , 你的地里出产很高 , 你又能解决几个人的温饱呢?所以 , 心里装着天下 , 凡事从大处着眼 , 做到“好礼”、“好义”、“好信” , 这才是学习的着力点 。为什么要与种田、种菜较劲呢?也许 , 夫子也知道樊须在保家为国的战斗中立有战功 , 所以对他更有一层期待 , 当樊须一个劲儿地要学种田、学种菜时 , 也就怪不得孔老师对他大失所望了 , 失望至极 , “小人哉 , 樊须也”也就脱口而出了 。不过 , 樊须脱下战袍想学种粮种菜 , 倒是解甲归田的绝好注脚 。
- 刘备称帝得以顺利进行的三个人是谁为什么不是张飞关羽
- 陈锐霆为什么会被刺杀?一千多人的部队跑光
- 假茶应该如何分辨 为什么那么多假茶
- 乐毅伐齐时,为什么留了齐国最后两座城池?
- 阿根廷为什么连家门口的岛屿都收不回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死刑犯临死前的一首诗为什么会导致全场的监斩官被斩杀呢
- 德国和奥地利曾是一个国家,为什么会分开?现在还有合并的可能吗
- 踩水为什么总是下沉 踩水下沉怎么办
- 隆美尔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他会如此受欢迎
- 蒙古帝国西征为什么不直接挺进西欧却止步于东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