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肱有哪些治病故事?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在中医方剂中“小柴胡汤”是一味和解少阳 , 治疗少阳的常用方药 。关于其起源和传说 , 和朱肱也有着密不可分的传说:传说朱肱在南阳行医时 , 太守盛次仲患病召他诊治 , 经过诊断之后 , 便给开了“小柴胡汤”的药方 , 并叮嘱服用三副就可治愈 。因为当时“小柴胡汤”已经是世人悉知的名方了 , 朱肱就没有具体的再写什么 。但是到了深夜 , 病人家属来找朱肱 , 说服药之后不仅没有见轻还出现了腹胀满的症状 , 朱肱便急忙再去复诊 , 检查了一下发现给病人服的药居然是“小柴胡散”的不是说的“小柴胡汤” , 他当即指出:汤剂和散剂效用是不同的 , 汤剂能通过经络快速取效 , 散剂 , 则药滞于膈上 , 故有胃满之症状 。他便亲自操作煎药 , 二剂之后病人痊愈 。
朱肱巧用小柴胡汤的事迹为医林留下思接千载的佳话 , 而朱肱其人其学 , 也以其颖异不凡而盛负重名 。
【朱肱有哪些治病故事?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朱肱的著作在宋代即扬厉于世 , 达到“至知有活人书 , 而不知有长沙之书也” , 清代医学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评曰:“宋人之书 , 能发明《伤寒论》 , 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 , 大有功于仲景者 , 《活人书》为第一 。”其友人张蒇将华佗赞扬仲景“活人”之语 , 用以名朱肱之书 , 正是名至实归 。朱肱在伤寒领域的成就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 。
朱肱治伤寒有较高造诣 。他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 用“经络说”解释六经方证发生与演变的机理;主张脉证合参辨别病证表里虚实阴阳的性质;夸大病证的鉴别诊断 , 熟悉到辨病与辨证相辅相成 , 并开创了以方类证 , 以证论方的先河;指出遣方用药须方证相合 , 将药合病 , 灵活加减 。不可执方疗病 。同时还大量补充了仲景方药等 。朱氏能融会贯通《伤寒论》的精义 , 深进浅出地阐明其理法方药 , 使之明白易晓 。推广使用 , 并知其所长 , 补其不足 , 为发展仲景学说作出了一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