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在史籍上的记载是什么样的相关个人作品选录鉴赏( 四 )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斡、丽谯,华则华矣 。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
【唐河店妪传】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 。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 。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 。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 。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 。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 。”虏因系绠弓抄,俯而汲焉 。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 。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 。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
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 。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 。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 。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 。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 。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 。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 。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 。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 。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 。
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 。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
诗歌
【对雪】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
【王禹偁在史籍上的记载是什么样的相关个人作品选录鉴赏】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 。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 。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 。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 。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 。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 。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 。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 。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 。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 。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 。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 。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 。
【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泛吴淞江】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
【寒食】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