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的新安四家之一的汪之瑞( 二 )


后人记载汪之瑞:“酒兴发 , 落笔如风雨骤至 , 终日可得数十幅 。兴尽僵卧 , 或屡日不起 。非其人望望然去之 , 虽多金不屑也” 。黄宾虹在《黄山画苑论略》中说“非其人望望然而去 , 虽多金不属也” , 对于不投缘的人 , 他掉头就走懒得敷衍 。他的这些行为举止使我们很容易想起另一个人:八大山人 , 但两者差异就是八大将他的脾气性格通过画面来体现出来 , 展现无遗 , 笔墨之间充满着生命激情的生气 , 是为典型癫狂的豪放派 。而汪之瑞非也 , 尤其他后期的山水极其枯淡简净、疏静高古 , 即使是酒酣时的信笔涂抹 , 也非董其昌批评的“纵横习气” 。我想八大也许是真的疯过 , 是在极度刺激后长期压抑的结果 。而汪之瑞原本性情豪迈 , 又是出身徽州理学之邦 , 讲究含而不露的圆通;加之与查士标同在扬州徽商盐商的往来应酬 , 用《国朝画征录》中所录:“有不可一世之概” 。所以即使嗜酒如命 , 却不因此而破坏艺术之本性 , 而是将他的情感欲望通过笔墨来释放 , 来构筑脱离尘世、高古静穆、简淡逸致的绘画世界 。
名称:《山水图》之一
备注:现藏安徽博物院
尺寸:49.5x22.8cm
《山水图》二幅 , 是最能代表他风格的作品 , 就是这种用笔辛辣 , 造型极为简练 , 意境又尤为萧疏的小品 。用笔方圆兼之 , 极简 , 是减到只见笔不见墨 , 一根中锋的线条勾出山岗框架 , 几笔勾出杂树 , 用极少极少的皴擦 , 然荒疏静幽 , 意趣十足 , 充分展示汪之瑞的线条之魅力 , 品味颇高 , 真乃高士之作 。
名称:《山水图》之二
备注:现藏安徽博物院
尺寸:49.5x22.8cm
汪之瑞的中锋用笔之高 , 绵里藏针 , 篆书笔意使出;画中坡石用悬腕中锋的长长线条 , 圆润之迺劲 , 用线的技巧和技法 , 非一般之高 。树干与树叶用方笔 , 几笔刷刷 , 意概即止 。汪之瑞的画即师从古人也师造化 , 后人看他作品 , 一来不像查士标 , 一眼便知取自某某之笔法 , 二来不像渐江 , 每幅均是实景写照寒气逼人 。汪之瑞的山水 , 山野逸致、高古苍莽 , 却又似笔笔没有出处 , 却每幅作品犹如“天外来客”般超现实主义的意趣 , 姑且我们称之为“静穆逸致” 。
名称:《松石图》
备注:现藏上海博物院
尺寸:178x64cm
款识:天街夜雨倾盆注山河涨满山头树谁家院内有奇事蛟龙游重飞难去乘槎老人画
钤印:汪之瑞印(白)
此幅与汪之瑞以上三幅作品来比较 , 当属“另类” , 算是“偶露峥嵘”;尤其书法字体刚劲折笔方硬 , 诗词亦为画家本人之豪迈气概 。
汪之瑞死后 , 作品流落各地 。查士标康熙丁丑年(1697年)偶然在友人家里见到汪之瑞作品 , 顿生旧情 , 涌上心头 , 在原作上题跋:“一去人间四十年 , 只同野鹤唳辽天” , 其情之切 , 溢于纸上 。汪之瑞同时作为“天都十子”中就作为“李永昌”高足脱颖而出 , 是新安四大家中最早形成自己风格的画家 , 惜逢乱时 , 流传作品屈指可数 。查士标作为他的知音 , 一致盛赞他的画 。我们根据这个题跋 , 1697年查士标去世 , 也就是说这年离汪之瑞去世也40年了 , 推断虚岁一年 , 汪之瑞去世的年代应为165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