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会千年的刘禅:无能的表象下藏着君王的大智慧

《三国演义》中 , 蜀主刘禅懦弱无能的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 , 以至于每当人们提起他来 , 首先想到的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
然而 , 历史上的刘禅是否真的如此无能呢?刘禅又是如何能够在三国乱世中在位41年却始终屹立不倒呢?
一 , 文武双全
中国家长对于儿女的教育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样重视 , 刘皇叔也和每个爱孩子的家长一样 , 希望给予刘禅最好的教育 。
因此在公元221年 , 刘皇叔刚刚建立蜀汉后 , 就着手给刘禅安排起学习计划来 。他给刘禅安排的老师名叫伊籍 , 是蜀中的名士 。
蜀国的法律《蜀科》就有一部分律条是伊籍编写的 。刘禅跟着这位名师学习了《左传》 , 打下了治国理政的初步基础 。
正如现代的学生要学习多门功课一样 , 刘禅的学习任务也不轻 。
除了《左传》 , 刘禅还得学习《申子》、《韩非子》、《管子》等等一系列的课程 , 不过刘禅作为皇太子 , 有个特殊福利 , 那就是他的所有教材都是诸葛亮手抄版 , 放在今天不知羡慕死多少人 。
除了文化课 , 刘禅还曾学过武艺 。据《寰宇记》记载:“射山 , 在成都县北十五里 , 刘主禅学射于此 。”看来刘禅还是位文武兼备的三好少年呀 。
良好的学识为刘禅日后君临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公元223年 , 刘禅登基 。对此诸葛亮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 , 天资仁敏 , 爱德下士 。”
看来此时的刘禅至少是让诸葛亮不反感的 , 难道刘禅无能是从他成为君王之后开始的吗?
二 , 仁慈君王
想要了解刘禅是否是一位合格的君王很简单 , 看看他在位期间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
公元223年 , 也就是刘禅继位的当年 , 蜀国就遣使与东吴修好 , 刘禅更正了刘备晚年伐吴的战略错误 , 带领国家重回“孙刘联盟 , 共同抗曹”的康庄大道上来 。
公元224年 , 也就是刘禅继位的第二年 , 刘禅就开始主抓经济建设 , 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 也不再频繁的用兵打仗 , 让蜀国人民可以休生养息 。
公元225年 , 南方四郡叛乱 。刘禅同意了诸葛亮率军平叛的请求 , 并且给了诸葛亮充分的权力和信任 。除了不干预诸葛亮外 , 刘禅还自己守好成都大后方 , 让诸葛亮能够安心在前线指挥战斗 。
一个君王 , 在庙堂之上能够尊重信任朝廷重臣 , 不夺权 , 不猜疑 , 也不担心朝臣功高震主;在江湖之远能够关心爱护蜀国百姓 , 重经济 , 抓生产 , 一心盼着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
这样的君王是无能之君吗?
当时诸葛亮给刘禅的《出师表》里说得很清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今天下三分 , 益州疲弊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连诸葛亮自己都说刘禅接手的是个烂摊子 。
三 , 独掌国政
公元234年 , 诸葛亮病逝 。从此刘禅开启了一人独掌国政的时代 。
在诸葛亮病重期间 , 刘禅曾派人去问诸葛亮:“丞相百年之后 , 令郎该如何安排呢?”这句话表面是关心诸葛瞻 , 其实是问诸葛亮还打算把相权传承下去吗 。
听话听音 , 聪明如诸葛亮当然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 , 他告诉使者说:“臣家里有八百棵桑树 , 子孙的生活费够用了 。”意思是儿孙自有儿孙福 , 我手里的相权还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