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先学文后攻医者 , 恽氏一生撰写了大量医学著作 , 计有《文苑集》、《论医集》(以上第一辑) , 《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温病明理》、《热病学》(以上第二辑) , 《生理新语》、《脉学发微》、《病理概论》、《病理各论》(以上第三辑) , 《临诊笔记》、《临诊讲演录》、《金匮翼方选按》、《风劳臌病论》(以上第四辑) , 《保赤新书》、《妇科大略》、《论药集》(以上第五辑) , 《十二经穴病候撮要》、《神经系病理治疗》、《麟爪集》(以上第六辑) , 《伤寒论辑义按》(以上第七辑) , 《药庵医案》(以上第八辑)等 , 统名为《药庵医学丛书》 。此外 , 恽氏在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期间 , 还主持撰写了数十种函授讲义 , 如《内经要义选刊》、《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等 。
恽氏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 主张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 , 吸收新知以补充、提高和发展中医药学 。他认为 , 欲使中医学进步演进 , 必须“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 取长补短 , “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新生中医” 。他认为中西两种医学各有长处 , 中医重视人体在整个大自然中随四时阴阳而发生的运动变化 , 而西医则于生理上重视解剖 , 于病理上重视局部病灶 。两种医学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但同时亦强调“断不能使中医同化于西医 , 只能取西医学理补助中医 , 可以借助他山 , 不能援儒入墨” 。恽氏从维护中医、发展中医的角度 , 倡导中西两种医学沟通 ,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关于恽铁樵的评价如何?他对中国医学有着怎样的影响】恽氏所处时代正值中西文化交汇之际 , 业医者大多忽视理论学习而更侧重于具体方药的积累 , 致使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被束之高阁 , 少有问津 。恽氏从维护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性的角度出发 , 通过剖析《内经》的理论实质 , 对构成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六气等令人费解之处作了比较圆满的解释 。他所提出的“四时五行”观点 , 把自然界四时的交替变化看作宇宙万物变化的支配力量 , 从而揭示出《内经》的理论核心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一脉相承 , 即由四时的风寒暑湿化生出六气 , 由四时的生长收藏化生出五行 , 再由四时五行派生出五脏 。故而 , 四时成为《内经》的基础 , “《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 , 乃四时之五脏” 。恽氏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 明白晓畅地解释了中医学朴素辩证的认知思维 。
恽氏在治疗用药方面 , 见解独到 , 今仅举痨瘵一病说明 。他认为 , 一般初病咳嗽、吐血 , 不可称为痨病 。必待初期症状已过 , 见潮热、掌热等证 , 方可称之为痨 。对于痨病吐血的治疗 , 他主张对于因药误或误补 , 以致伤风不醒而成痨者 , 以荆芥、防风、象贝、杏仁等疏泄风邪 , 以茜根炭、藕节等止血;若风邪郁肺化热者 , 可同时加入黄芩、款冬花等 。对于因举重伤力 , 剧烈运动损伤肺络者 , 轻者以七厘散 , 重者以地鳖虫、紫金丹(出《伤科补要》 , 没药、降香、乳香、松节、苏木、川乌、蝼蛄、自然铜、血竭、龙骨、糊丸、朱砂)止血疗伤 。对于盛怒伤气 , 肝胆之火上逆 , 阳络损伤而大吐血 , 或肺阴受灼 , 痰中夹血者 , 以花蕊石、童便为特效药 , 茜根炭、地榆炭、仙鹤草、五胆药墨、三七等为辅药 。他认为痨瘵的治疗 , 用药不在乎多 , 而在方药合度 , 毋庸更张 。
- 黄元御有着怎样的医学成就?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 关于王焘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对后世有着怎样的贡献
- 关于刘完素的评价是怎样的?对后世医学有着什么影响
- 有关于自由女神像的人物有哪些相关记载事件有哪些
- 恽铁樵: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
- 关于皇甫谧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在医学上有着怎样的贡献
- 一部关于保罗middo;沃克的纪录片里面聚焦他的生前与逝世
- 关于俄波战争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后续有什么影响
- 斯摩棱斯克战争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关于它的评价是怎样的
- 有关于王禹偁的轶事是什么样的有关于他的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