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项羽看不起韩信,却从来没有看不起刘邦,并且还跟他结为兄弟

其实,刘邦这个名字是他当了皇帝以后取的,在此之前他叫刘季,放到现在大概就跟”刘小毛“(季就是排行老小的意思)差不多,刘小毛这个人出身虽然不高(村官出身),却很会交朋友 。但凡历史上成功的政治人物,大概都是很会打友情牌的,否则他们不可能吸引那么多人手提着脑袋跟随他们奋斗,刘小毛也不例外 。所以他虽是个村官出身,心甘情愿跟着他混的小弟还真不少,什么街上杀猪的屠夫啊(樊哙),做小买卖的商贩啊(周勃、灌婴),政府里开车的司机啊(夏侯婴),包括比他官还大的县司法局长啊(曹参),县政府的办公室主任啊(萧何),甚至名气并不输给项氏太多的韩国贵族张良张子房,都认他做老大,而且自始自终,包括刘小毛最艰难的时候,这些人也始终没有变节 。这在弱肉强食、人心不惑的楚汉乱世,是非常难得的 。
刘小毛既没有项羽帅,也没有项羽神勇,读书打仗也差了项羽好一大截,他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让如此多人为他出生入死矢志不渝,这倒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
我认为大概有这么几点:
第一:刘小毛是个很幽默很有意思的人 。
我们举几个例子 。
史书记载,刘小毛当上村官(亭长)后,却一点官样子没有,经常和衙门里的同僚、长官们,嘻嘻哈哈的开黄腔,讲冷笑话,这样一副玩世不恭的嬉皮士模样,却反而比韩信那整日苦大仇深的衰脸受欢迎多了 。
史书还记载,有一次沛县县令的贵客吕公乔迁之喜,郡县里的官员们都争着去送礼祝贺,刘小毛也去了,看门的挡住他,说礼钱不到一千的人,只能在堂外侧席就座 。刘小毛摸摸口袋,发现自己只带了几文钱,于是大笑一声,自唱说道:“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一万!”然后径直而入,看门人挡都挡不住 。堂内闻声不明情况,一时也是举座皆惊,要知道当时普通公务员的月薪只有两三百钱,人情往来不过百钱已是重礼,就算席间的郡县主官,贺礼也不过两三千钱,刘小毛一开口就是万钱,王侯将相间往来也不过如此罢 。然而,就在大家的震惊、狐疑与尴尬之中,刘小毛堂而皇之的坐到了主桌之上,毫无自责不安之意,席间意气自若,调侃宾客,谈笑风生,与那些与他并不熟识的郡县长官们勾肩搭背,俨然一副上客主宾情态,这心理素质也真没谁了,果然是日后能闯鸿门宴的人 。吕公不由大奇,觉得这刘小毛太幽默太有才了,实在卓尔不群,于是非要把自己本来想嫁给县令的漂亮女儿吕雉(日后的高皇后)嫁给当时已经三十七岁的老光棍刘小毛,刘小毛开开心心的笑纳了 。
史书还记载,刘小毛在沛县酒店里吃饭,是从来不用付钱的,通常只是象征性的记个账,到了年终,酒店老板们总是将记录刘小毛酒帐的竹片通通折断销账 。
为啥?因为刘小毛交游广阔,又幽默善谈,极能调动酒桌气氛,这可正是酒店里求之不得的揽客活招牌 。
而刘小毛这讨人喜欢的交际能力与恢弘气度,也让抗秦义军总盟主项梁对他十分欣赏,一见面就慷慨增援他精兵五千,强将十人,搞得其他前来投效的义军首领十分眼热 。
第二:刘小毛仁厚爱人,出手大方 。
刘小毛具备了一个江湖老大应该具备的所有优点与手腕 。他爱护小弟,也能容忍小弟身上各种各样的缺点,只要肯跟他混的,但凡他有肉,就绝不会让小弟喝汤,但凡他有裤子,就绝不会让小弟光屁股——这叫做有钱一起花,有妞一起泡,有江山一起坐——刘邦称帝后,功臣封侯者共一百四十三人,乃历朝历代之最,连他自己也不无得意的宣称:“吾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无负矣!”当然,这个“无负”前提是你不能威胁他老大的位子,否则他会跟你立刻翻脸,不管你从前跟他有多好的交情,也不管你立下多少汗马功劳,他都会将你打入地狱,一点儿不带犹豫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