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期间德军是怎么评价苏联红军的印象如何

二战参与过苏德战争的德军将领们对苏联红军的印象比较有趣,他们的描述通常也非常生动 。
【苏德战争期间德军是怎么评价苏联红军的印象如何】德国陆军元帅克莱斯特
克莱斯特(二战德国陆军元帅,曾任进攻苏联高加索方向的德国A集团军群司令等)对苏联红军赞赏有加:“踏上战场,他们就是一流的勇士,我们起初能打败他们要归功于曾受过良好的训练 。经历过沙场磨炼,他们就成了一流的战士 。他们打得顽强坚韧,在缺乏军用必需品的逆境中能坚持抗战 。他们的参谋部很快就从最初的失败中汲取教训,迅速提高作战效能 。”
其他一些德军将领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他们说在战术和装备方面,苏军步兵总体上都比较落后,只是苏军的坦克部队颇具威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贬低苏军的德国将领大多在苏联北部前线作战,可见苏联红军的精锐部队主要在南方和德军作战 。
德国陆军元帅伦德斯泰特
伦德斯泰特(德国陆军元帅,苏德战争中曾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等)评价1941年的苏联红军时这样说:“刚交火不久,我就发现苏军重型坦克的质量和性能都出奇的好,但是其火炮的威力不如我们原先预计的那么厉害 。在第一次战役阻击德军时,苏联空军也没发挥多大的作用 。”对于苏军的军事指挥能力,这位德国老帅这样评价:“在1941年,没碰到什么军事奇才 。至于我曾与之交战的布琼尼元帅(曾担任苏联西南方面军总司令,北高加索方面军总司令等),一个被俘的苏军军官的评价十分到位——此人胡子大,脑袋小 。不过在战争后期,他们的指挥作战的能力无疑有很大的改进,朱可夫就相当不错 。有意思的是朱可夫在1921——1923年期间曾在德国学习军事战略,他的教官是泽克特将军 。”
苏联元帅布琼尼
对于苏联军人的素质,迪特马尔这位德国的首席军事评论员这么说:“我首先要说,这是一支具有铁石心肠的军队,不仅仅是听天由命,简直就是麻木不仁 。在大难临头之时,他们却似乎木然无知,其他国家的军队决不会像他们那样无动于衷 。我曾在芬兰前线作战,只有一次是苏军真正向我投降 。这种麻木不仁固然使他们难以被征服,但同时也使他们在军事上过于迟钝,侵苏战役初期,这种迟钝往往导致他们被德军包围 。”
德国步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希
迪特马尔还说:“希特勒后来还特别下令,要将主导苏联红军的这种精神状态灌输给德军 。我们力图在精神上学习苏联,他们则向我们学习战术,而且还学得不错 。苏联就是这样死板地训练军队,因为他们不在乎人员伤亡 。他们军人已经习惯于盲从 。”
这种盲从的习惯压抑了苏联军人原有的战术意识,使其不善于随机应便,遇到突然袭击时不知所措 。蒂佩尔斯基希(纳粹德国步兵上将,曾任第4集团军司令等)举例说:“苏军很死板,打乱他们的部署并不难 。尤其是在战斗进行的时候,往往要过好长时间,他们才会改变作战方案 。根据我的经验,只要能够出其不意,迅速坚决的予以反击,往往可以以弱胜强,阻止并挫败苏军的攻势 。我军强有力的阻击往往让苏军感到出乎意料,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