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十才子之一:吉中孚的简介

吉中孚 [唐](约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鄱阳人,约唐代宗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 。工诗歌,与卢纶、钱起等齐名 。初为道士,后还俗 。至长安,谒宰相 。有人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 。未几,进士及第,授万年尉,除校书郎 。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 。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 。中孚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
在唐代,一个道士能够入朝出仕,一定要有内外大臣举荐,得到皇上赏识才行 。大历初,吉中孚还俗,以道从儒,成为宰相元载府上的嘉宾 。由于"元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天宝初,玄宗崇奉道教,元载得以策入高科 。李端在《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中写道:"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 。满堂归道师,众口称诗伯 。"在另一首诗中他又说:"毛遂登门虽异赏,韩非入传滥齐名";"年少奉亲皆愿达,敢将心事向玄成 。"中孚受元载的举荐保奏,征拜为校书郎 。与钱起、卢纶等文咏唱和,同游于驸马郭暧之门 。大历十年或十一年,登博学宏辞科,一说中书判提萃科 。大历十二年,元载以罪诛,因中孚与元载仅系道友诗文之交,并未参与其"侈僭无度,排斥忠良"之举,故未受株连坐累 。中孚"贞元初,知制诰,与陆贽、韦执谊、吴通元等同视草 。"此说始见于《旧唐书·吴通元传》卷190下,是专对吴通元而言 。而吉中孚知制诰是在贞元前,先于吴通元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载吉中孚于"建中元年(780)为万年尉,迁司封郎中、知制诰 。贞元二年(784)以本官充翰林学士,六月改谏议大夫 。"吉、陆、韦、吴都曾充翰林学士,贞元初四人同视草 。史载:陆贽长于制诰政论,世称其"榷古扬今,雄文藻思 。"韦执谊亦富词藻,而吴通元以文思敏睿为德宗所重,"凡中旨撰述,非通元之笔,无不慊然 。"中孚与陆贽等同视草,足见其不仅以诗闻名,而且也是撰拟诏旨的能手 。他于文雅之余,亦善理财 。"贞元二年(786)迁户部侍郎,判度支两税",即掌管国家的财政收支与夏、秋两税事务 。这与上述"贞元中,吉中孚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典邦赋"是一致的 。在此期间,他曾权判吏部侍郎,为中书舍人 。不久,卒于京都 。
由于新旧唐书都未予吉中孚立传,以致后世凡介绍其人都无字,并说生卒年不详 。其实,据《旧唐书》"卢简辞附"所载:"贞元中,吉中孚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典邦赋,荐纶于朝 。会丁家艰,而中孚卒" 。即可推算其大约卒于何时 。唐德宗贞元共21年,即公元785-805年,贞元中大致为公元795年前后,此时中孚荐纶于朝,偏偏碰上卢纶父或母逝世,须在家服丧三年 。而在此期间,他本人亦谢世 。故吉中孚约卒于公元798年 。他于唐代宗大历初年还俗,征拜为校书郎,约为25岁左右,故他约生于公元740年 。史书不言其字,但司空曙在《送吉校书东归》中吟道:"少年芸阁吏,罢值暂归休 。独与亲知别,行逢几海秋 。听猿看楚岫,随雁到吴洲 。处处园林好,何人待子猷" 。李端在《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中亦说;"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 。"可见"子猷"是实指中孚,即其字也 。
《新唐书·艺文志》曾著录《吉中孚诗》一卷,已散失 。仅存诗一首,兹录于下: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 。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 。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 。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 。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 。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 。